两女孩为一岗位动刀,凸现生存竞争之残酷


    两个贫困家庭,两个乖乖女,大学在一起同窗四年,竟然为了争夺一个工作岗位,其中之一的母亲为了让女儿得到这个岗位,竟然买凶向另一个女孩痛下毒手,形成了一个惨不忍睹的结局:被害女孩至今躺在病床上,是否落下终生残疾还难以断定;害人的母女双双进了监狱,等待她们的将是法律的判决。

    两个家庭都是贫困户,被害女孩刘某。父亲下岗,母亲也病休在家,全家人一个月仅有310元收入。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刘某从上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边上学边打工,勉力分担家庭的重担。害人的母女同样清苦,母亲任某今年44岁,与丈夫离异后独立支撑着困难的家庭。2003年,她又被单位除名,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其女章某,与刘某一样,都是很懂事的乖乖女,同样在艰苦生活的磨练中长大。

    就是这样两个贫困家庭的两个乖乖女,因为什么事发展到动刀的程度呢?原来,安徽省阜阳市某体育学校招聘体育教师,毕业于阜阳市某高校体育系的刘某参加了招聘考试并以第一名入围,只等待最后一次认定就可以上班了。谁知就在这期间的某一天,她和往常一样在自己打工的健身房下班回家,走到一条僻静的必经之路时,突然窜出几条大汉,不由分说把她从电动车上拉下来,用砍刀向她的腿部连砍五刀,伤口最长达10厘米,最深及骨,多处血管、韧带被砍断。刘某倒在血泊中,凶手们扬长而去。

    害人者章某为什么要伤害刘某?原来她也去了那所学校应聘体育老师,入围的成绩是第二名,但名额只有一个。当她把此事告诉了母亲任某,任某的脑子里浮现出了一个念头:如果刘某不能参加最后的面试,那么第二名的章某不说顺理成章地被录取了吗?这个自私、残忍的想法在脑子里一形成,她立即付诸实施,找到与她一起打工,关系有些暧昧的张某,由张某找人实话了上面的一幕。

    在审讯室里,害人的章某母女痛不欲生,深悔自己害人害已的行为。

    这个案件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不仅仅是个独立的、偶然的案件,而是凸现了残酷的生存竞争对人们心灵的扭曲,是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折射出就业压力的日益沉重给孩子和家长带来的双重心理负担和生活重压。如何有效地缓解这种压力,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面临就业的年轻人及其家长的责任。政府要想方设法多创造就业岗位,学生及家长也要转变就业观念,双管齐下地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不然的话,类似的悲剧不但还会重演,而且必将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