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对于AMD来说是关键性的一年,在整整一年中,AMD的改变比过去十年都要多,变帅、变理念、变格局,这三个“变”就让AMD在2008年里完成了挑战Intel霸主地位的全新布局,2008,这个AMD历史永远不可能回避的年份注定会给AMD带来更多的改变和希望。
纵观AMD的2008年,一个字足以概括,这就是“变”,穷则思变,变则通,AMD开始把求新求变作为其挑战Intel的杀手锏。“祖宗不足法”的战略构思下,AMD先“变”其帅,鲁毅智这位把AMD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公司带入成为INTEL强大对手的老将离开了AMD的CEO舞台,德克·梅耶尔这位新上台的CEO则开始以大手腕、大魄力一扫AMD旧习。帅一变,则格局焕然一新,全新的经营理念开始施展手脚。德克·梅耶尔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新经营理念灌输到AMD之中,这无异于再造一个AMD。
由此而生二“变”, 9月18日, AMD(NYSE:AMD)宣布启动一项名为“The Future is Fusion”(未来属于融合)的企业品牌推广计划。并在全球范围换标,将口号从“Smarter Choice”(更明智的选择)变为“The Future Is Fusion”。此变之下,AMD有了新目标,即“AMD把CPU和图形显示技术整合在一个硅片上的行为”。一旦AMD通过“融合”计划,将CPU和GPU两者结合起来,会在性能上带来跨越式的提升,最大限度地释放电脑用户的极限使用,也将是芯片制造史上的一个历史性跨越,并全面实现对英特尔技术的超越。这也是AMD制衡英特尔的唯一机会。毕竟,仅仅在CPU芯片上强化技术革新,已经很难有所改变,这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得到充分证实。尽管AMD一度在64位和双核技术上领先英特尔,但并没有改变全球芯片市场老二的格局。AMD如今另辟蹊径,从英特尔的弱点着手,打在英特尔GPU技术上的软肋上,抢先占据技术领先的绝对地位,从而为重新洗牌创造最有利的机遇。
但无论是“变”帅还是“变”理念,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改变AMD在整体落后于微软的现状。也由此,AMD第三变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结构,即“变”格局。10月8日,AMD与阿联酋阿布扎比政府旗下的先进技术投资公司(ATIC)宣布,将联合成立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Foundry Co.。ATIC将向合资公司注入21亿美元,其中,14亿美元为直接投资,剩余资金将用于收购合资公司股份。ATIC还将在未来五年内对合资公司投资36亿~60亿美元。此外,合资公司还将承担AMD总计12亿美元的债务。至此,AMD延续了三十年的研发和制造一体的商业模式宣告终结,走向了专于研发和代工产品的新模式。这是AMD分拆计划的关键性一步。
毕竟,走过64位和双核的辉煌之后,AMD的确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谷阶段。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场表现颇为不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生产工厂的制程工艺提升速度太慢,无法跟上英特尔由65纳米全面转向45纳米的步伐,因而在终端市场的中高端部分出现了问题。通过分拆,获得阿布扎比政府的大量投资,合资公司本身将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以期在芯片制造能力上同英特尔竞争。AMD将逐步缩小与英特尔的差距,甚至可能超越英特尔,并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价格上的优势。同时,更加专注于研发的AMD,将比面面俱到的英特尔在技术上占据主动,剥离了一切与技术无关的业务。如此一来,AMD就可以不用再担心其芯片工厂是否充分利用了产能。AMD重回盈利阶段的步伐无疑将大大加快。而盈利的资金再反哺研发,将使AMD重归良性循环轨道,从技术和资金上与英特尔再拼高底。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AMD要与英特尔瓜分天下,主动求变或许是不错的选择。有人对AMD的冒险动作给予揶揄,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了赞赏。AMD首席执行官梅尔针对各种议论则表示:“通过合资公司,AMD开创了创新之路,专注于芯片设计,保持对最新芯片制造技术的了解,在满足业务需要的同时避免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愚以为,AMD的2008是一个幸运数字,但是否能够将这个幸运延续下去,关键还在2009是否会成为AMD在三“变”基础上真正突破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