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裕
昨天,在上网浏览时看到不少降价信息,诸如“马3最高降1.5万、铂锐清库优惠3万、新宝来降1800元、新标致307全系购置税狂减”等等。
而几天前2010年购置税新政策刚刚浮出水面,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减按7.5%征收。
如此一来,为了赶上购置税减半优惠的“末班车”,不少消费者都想抢在年底前突击购车。
笔者了解到,在北京亚运村汽车销售市场里,往年这个季节是汽车降价的高峰期,但是今天这里却没有一块打折促销的牌子。
北京购车者称:“每年这个时候汽车都打折,今天过来发现却是涨价。”
而在成都,争搭购置税优惠末班车的消费者也不少。
成都购车者称:“1月份的时候,购置税会恢复(调整),我们想1月份之前最好能买了。心里面踏实点,免得到时候亏那一笔钱。”
那么,这个年底该不该出手买车呢?突击买车能否划算呢?
按照往年的行情,年底本来就是一个销售高峰,不管价格的高低与否,该买车一定会在这个时间点出手,这是市场存在的刚性需求的作用。
巨大的刚性需求有据可证。
11月车市的疯狂一点都不亚于“金九银十”。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11月,汽车生产139.14万辆,环比增长10.61%,同比增长104.20%;销售133.77万辆,环比增长9.08%,同比增长96.43%。
其中:乘用车生产107.47万辆,环比增长10.76%,同比增长101.42%;销售103.64万辆,环比增长9.50%,同比增长98.23%。商用车生产31.67万辆,环比增长10.09%,同比增长114.24%;销售30.13万辆,环比增长7.65%,同比增长90.48%。
11月,汽车产销呈现全面增长态势,分别达到139.14万辆和133.77万辆,超过9月,再破历史记录,这也是今年以来月度历史最高记录第四次被刷新。
不过,车市太好,对于购车者未必是个好消息。
最起码,往年到了年底挥泪大甩卖的情况今年肯定不会出现。今年的车市与往年有很大的区别,往年每到年底,汽车经销商之所以挥泪低价促销,是建立在为了向厂家拿返点而进行冲量的基础上。
今年,这种冲量的压力在火爆车市的推动下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了冲量的压力,汽车厂商们年底将很难再进行亏本卖车。这也就意味着,目前的车价优惠基本探底。
现在虽然各厂家都宣布提升了产能和年度目标,但车源紧张的局面从今年初开始到现在都还没完全解决。由于厂家在年初时对于今年市场并不乐观,因而分配给经销商的销售任务也有所减少,可车市的实际运转却大大超出了当初的预期。据了解,目前东风日产、广汽本田、长安福特等经销商的年度销售任务压力并不太大,而像东风本田、广汽丰田、上海大众、一汽丰田等品牌的热销车型的提车排期都已排到明年。
在市场求大于供的背景下,经销商又大多完成了销量任务,在年底将很难出现大幅降价。当前各经销商给出的促销政策大多是优惠两三千元,像去年动辄上万的优惠则很难寻得。现在大家都没库存压力,以前是为了清库冲量才会“割肉”卖车,现在是客户想加价提车都要排队。
可是,中国的购车者大多喜欢“凑热闹”,哪辆车紧俏,就偏爱买哪辆,甚至宁愿加价。
眼下汽车市场的热销脱销,这一方面是消费者持币待购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因为政策变动也透支了部分2010年的市场需求,造成了市场供求的不平衡;此外,每年年底到春节期间,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旺季,本来对产品的需求就比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提车紧张。
笔者认为,唯一的降价车,只可能出现在销量不那么符合厂方院校销售预期的车型上。
年底买车难,提车更难,这就是政策市。
(by danieluo)
(独家供稿新浪汽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欢迎广大网友指正、赐教,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