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宁可在国会里打,也比在街头打好百倍》
泰国这几天的动乱,于我并不很意外。今年春节前我去泰国考察十多天,目的主要就是了解前不久他们国家政治纷争的后续。我在前总理他信(海外华人报刊也把他音译成“戴克辛”)的家乡呆了三天。那儿好几个人——既有商人,有白领专业技术人员,也有普通老百姓——都说,他信在泰国北部根基深厚,又深得全国中下阶层民众的拥护,把他一棍子打下台,他不会罢休的。政治斗争做得太绝了,反弹就会太烈。
你看,这次泰国总理艾比什面临的局势,跟他们不久前把前总理他信一派搞下台的局势一模一样。当时“黄衫军”街头示威游行,包围国际机场,搞下了他信的同志和接班人。现在“红衫军”街头游行示威,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说,政治斗争宁可在国会里开打,也比在街头开打好上百倍。国会里怎么打,也打不死人,街头一开打,后果就难说了。
上个月《南方周末 -- 名牌》杂志的高级编辑严晓霖硕士,刚刚整理了一篇我最近在泰国考察的行程和“心路”——我对泰国人民有深厚的感情,真心祝愿他们的政治危机早点结束,很快实现全国全民的大和解。政治上最伟大的作为不是多结仇,而是多包容。
丁学良博士 专栏 (严晓霖硕士 整理)《南方周末 -- 名牌》杂志 2009年4月
(标题)在动乱的泰国怀念一个美好的朋友
(导语)
如果想在一个人身上找齐最高档的和最草根的、最主流的和最边缘的元素,且能彼此和谐、切换自如,汪老爷子是我见过的第一人。
(主文)
最近我去到东南亚考察,主要是实地访谈,了解泰国的政治经济问题,及其对东南亚贸易自由区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十多天辛苦工作完毕,原本抱着心愿重温一种特别的按摩。可惜能带我去的那位朋友实在太忙,我又必须回香港报道上班,只好留下一片遗憾。
在泰国,大街小巷都有按摩店。廉价的、底层的甚至提供色情服务的不在少处,而专业的、正宗的泰式按摩则通常挂有“classical”牌子。最好的那种店,客人进去,师傅看一看、摸一摸,对你的身体状况便能心中有数,从而判断适合在你身上使用哪些手法、力道如何把握。
这些门道起初我与其他外来者一样不明白,幸运的是有一位精于此道的当地人带着我。那是我此生至交,一位传奇且最可爱的人,在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上至政界学界、下至乡野民间都享有很高的声望。他有一半华人血统,中文名字叫做汪华林(也有写作“琳”),一般唤他作 Dr. Warin。给他寄东西只消写上曼谷市和他的名字,无需地址都能送到他手里,可见他多牛!他比我年长一辈,与中国朋友提起他,我便称他汪老爷子。如果想在一个人身上找齐最高档的和最草根的、最主流的和最边缘的元素,且能彼此和谐、切换自如,他是我见过的第一人。
汪老爷子出身一个复杂的大家族,祖上是潮州人,自爷爷起去了泰国。汪老爷子读大学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左派学生头目,在泰国大学生中拥有非同一般的号召力,以至泰国共产党一心希望吸收他。可是他不能去,不是因为政治立场,更不是因为胆怯,他从来不怕危险,他什么都不怕。但是他的眼睛有缺陷不能从军打战,一只眼因为小时候玩弹弓,被从树干上弹回的弹子打伤后完全失明;另一只眼也随之发炎感染,视力很差,走路都常常摔跤,实在无法进山参加游击战。
即使如此,泰国共产党游击队司令部仍然舍不下他的魅力和勇敢,特别封给他一个“少校”军衔。如此一来泰国政府便非常紧张,在首都大学生中这样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成了共产党游击队的军官,在1960年代的冷战时期那还得了!于是下令追捕他,他便逃跑,从泰国逃到老挝,再往北进入了中国。当时中国正值文化大革命,他去了重庆参加了一阵子,目击了“文”革的武斗,因为没有当地居民身份,不能老呆,就又潜返回去。在曼谷已不能久留,于是他发奋读书,考进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经济学博士,回国后受聘于泰国排名第一的朱拉隆功大学,一直做到经济系的系主任,在他们国家经济学界是头块牌子。
在泰国,大学教授福利虽好但收入不高,不够好酒如命的他天天喝好酒。后来他就辞了职,开了一家国际经济项目咨询公司,受亚行、泰国政府及工商界的委托做一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一天到晚在荒山野岭中奔波,大湄公河地区所有最偏僻、最危险,同时也是风物人情最奇特和美丽的地方全都去过。我多次进出那些大毒枭控制的区域、土匪出没的地方、海盗监管的水域、共产党游击队活动的地带,若不是依仗他的人脉和声望,有多少条命也丢掉了,而他的名片几乎等同于跨国通行证。
在他活动的环境,没有好路,只有好车,人体的损耗是很厉害的,这也是他特别迷恋古典式按摩的原因。说起这点,有一件“荒唐事”不得不提。有一次,我们一同完成了在泰国达府的考察任务,最后安排云南外贸方面的官员与达府最高级别的几位官员进行一次政策交流会面。晚宴订在当地最高档的中餐馆,那座楼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间陈列着若干文物、名贵的红木家具等,气派不凡恍若皇宫。我们为此操持多日,开宴前还在到处搜罗西方进口的红酒,天气再热也得穿西装打领带脚踏黑皮鞋,非常郑重。
等到收拾停当提前十分钟来到包厢门口,未见人影,先听到一个男人和几个中年妇女在里边的嬉笑声。那笑声就像是一个永远淘气、喜欢恶作剧的,又已经不是孩童的老顽童,似乎在戏弄着谁、调侃着谁。我一听就知道是汪老爷子在里面,一时间傻了眼,他们在里面干什么呢?进去一看,汪老爷子竟然在所有高官和我们这些主人都还没到的时候已经落座,叫了两瓶啤酒,其中一瓶已经喝光了。两个三四十岁的女按摩师,一边一个,正坐在桌子下面给他揉腿呢!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便问:“汪老爷子,一会儿客人就到了,您看……?”他却大手一挥:“客人来了有什么关系呢?上面喝酒下面按摩,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汪老爷子两年多前过世了。按照佛教礼仪,遗体没有立刻火化,而是遵照他的遗嘱等待所有的好朋友与他一一告别。半年多里我一直没有去,一直不能接受看见他遗体的样子,我想永远保留记忆里他孩子气的笑容和永不消褪的活力。为了这件事,还引起有些人误解,《南方周末 - 名牌》杂志的三代负责人向、红、涛就责怪过我,“为什么至今不去向汪博士遗体告别?” 这次春节前去曼谷,我思想斗争了很久,要不要去他家看一眼他的灵塔,最终还是没有去,我要让他永远活着。漂泊半生,游学天下,他是最与我臭味相投并且令我真心喜爱的人。(整理:严晓霖)
泰国这几天的动乱,于我并不很意外。今年春节前我去泰国考察十多天,目的主要就是了解前不久他们国家政治纷争的后续。我在前总理他信(海外华人报刊也把他音译成“戴克辛”)的家乡呆了三天。那儿好几个人——既有商人,有白领专业技术人员,也有普通老百姓——都说,他信在泰国北部根基深厚,又深得全国中下阶层民众的拥护,把他一棍子打下台,他不会罢休的。政治斗争做得太绝了,反弹就会太烈。
你看,这次泰国总理艾比什面临的局势,跟他们不久前把前总理他信一派搞下台的局势一模一样。当时“黄衫军”街头示威游行,包围国际机场,搞下了他信的同志和接班人。现在“红衫军”街头游行示威,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说,政治斗争宁可在国会里开打,也比在街头开打好上百倍。国会里怎么打,也打不死人,街头一开打,后果就难说了。
上个月《南方周末 -- 名牌》杂志的高级编辑严晓霖硕士,刚刚整理了一篇我最近在泰国考察的行程和“心路”——我对泰国人民有深厚的感情,真心祝愿他们的政治危机早点结束,很快实现全国全民的大和解。政治上最伟大的作为不是多结仇,而是多包容。
丁学良博士 专栏 (严晓霖硕士 整理)《南方周末 -- 名牌》杂志 2009年4月
(标题)在动乱的泰国怀念一个美好的朋友
(导语)
如果想在一个人身上找齐最高档的和最草根的、最主流的和最边缘的元素,且能彼此和谐、切换自如,汪老爷子是我见过的第一人。
(主文)
最近我去到东南亚考察,主要是实地访谈,了解泰国的政治经济问题,及其对东南亚贸易自由区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十多天辛苦工作完毕,原本抱着心愿重温一种特别的按摩。可惜能带我去的那位朋友实在太忙,我又必须回香港报道上班,只好留下一片遗憾。
在泰国,大街小巷都有按摩店。廉价的、底层的甚至提供色情服务的不在少处,而专业的、正宗的泰式按摩则通常挂有“classical”牌子。最好的那种店,客人进去,师傅看一看、摸一摸,对你的身体状况便能心中有数,从而判断适合在你身上使用哪些手法、力道如何把握。
这些门道起初我与其他外来者一样不明白,幸运的是有一位精于此道的当地人带着我。那是我此生至交,一位传奇且最可爱的人,在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上至政界学界、下至乡野民间都享有很高的声望。他有一半华人血统,中文名字叫做汪华林(也有写作“琳”),一般唤他作 Dr. Warin。给他寄东西只消写上曼谷市和他的名字,无需地址都能送到他手里,可见他多牛!他比我年长一辈,与中国朋友提起他,我便称他汪老爷子。如果想在一个人身上找齐最高档的和最草根的、最主流的和最边缘的元素,且能彼此和谐、切换自如,他是我见过的第一人。
汪老爷子出身一个复杂的大家族,祖上是潮州人,自爷爷起去了泰国。汪老爷子读大学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左派学生头目,在泰国大学生中拥有非同一般的号召力,以至泰国共产党一心希望吸收他。可是他不能去,不是因为政治立场,更不是因为胆怯,他从来不怕危险,他什么都不怕。但是他的眼睛有缺陷不能从军打战,一只眼因为小时候玩弹弓,被从树干上弹回的弹子打伤后完全失明;另一只眼也随之发炎感染,视力很差,走路都常常摔跤,实在无法进山参加游击战。
即使如此,泰国共产党游击队司令部仍然舍不下他的魅力和勇敢,特别封给他一个“少校”军衔。如此一来泰国政府便非常紧张,在首都大学生中这样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成了共产党游击队的军官,在1960年代的冷战时期那还得了!于是下令追捕他,他便逃跑,从泰国逃到老挝,再往北进入了中国。当时中国正值文化大革命,他去了重庆参加了一阵子,目击了“文”革的武斗,因为没有当地居民身份,不能老呆,就又潜返回去。在曼谷已不能久留,于是他发奋读书,考进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经济学博士,回国后受聘于泰国排名第一的朱拉隆功大学,一直做到经济系的系主任,在他们国家经济学界是头块牌子。
在泰国,大学教授福利虽好但收入不高,不够好酒如命的他天天喝好酒。后来他就辞了职,开了一家国际经济项目咨询公司,受亚行、泰国政府及工商界的委托做一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一天到晚在荒山野岭中奔波,大湄公河地区所有最偏僻、最危险,同时也是风物人情最奇特和美丽的地方全都去过。我多次进出那些大毒枭控制的区域、土匪出没的地方、海盗监管的水域、共产党游击队活动的地带,若不是依仗他的人脉和声望,有多少条命也丢掉了,而他的名片几乎等同于跨国通行证。
在他活动的环境,没有好路,只有好车,人体的损耗是很厉害的,这也是他特别迷恋古典式按摩的原因。说起这点,有一件“荒唐事”不得不提。有一次,我们一同完成了在泰国达府的考察任务,最后安排云南外贸方面的官员与达府最高级别的几位官员进行一次政策交流会面。晚宴订在当地最高档的中餐馆,那座楼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间陈列着若干文物、名贵的红木家具等,气派不凡恍若皇宫。我们为此操持多日,开宴前还在到处搜罗西方进口的红酒,天气再热也得穿西装打领带脚踏黑皮鞋,非常郑重。
等到收拾停当提前十分钟来到包厢门口,未见人影,先听到一个男人和几个中年妇女在里边的嬉笑声。那笑声就像是一个永远淘气、喜欢恶作剧的,又已经不是孩童的老顽童,似乎在戏弄着谁、调侃着谁。我一听就知道是汪老爷子在里面,一时间傻了眼,他们在里面干什么呢?进去一看,汪老爷子竟然在所有高官和我们这些主人都还没到的时候已经落座,叫了两瓶啤酒,其中一瓶已经喝光了。两个三四十岁的女按摩师,一边一个,正坐在桌子下面给他揉腿呢!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便问:“汪老爷子,一会儿客人就到了,您看……?”他却大手一挥:“客人来了有什么关系呢?上面喝酒下面按摩,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汪老爷子两年多前过世了。按照佛教礼仪,遗体没有立刻火化,而是遵照他的遗嘱等待所有的好朋友与他一一告别。半年多里我一直没有去,一直不能接受看见他遗体的样子,我想永远保留记忆里他孩子气的笑容和永不消褪的活力。为了这件事,还引起有些人误解,《南方周末 - 名牌》杂志的三代负责人向、红、涛就责怪过我,“为什么至今不去向汪博士遗体告别?” 这次春节前去曼谷,我思想斗争了很久,要不要去他家看一眼他的灵塔,最终还是没有去,我要让他永远活着。漂泊半生,游学天下,他是最与我臭味相投并且令我真心喜爱的人。(整理:严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