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握着匕首登上公共汽车或者走在路上,会惹来大麻烦,乘客、行人会报警,警察看到了肯定饶不了。开车上路却不一样,无论是谁,都不会在意。
其实,汽车和匕首同样危险,而且前者几十千瓦,上百千瓦,甚至几百千瓦的功率,威力要大得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握着匕首的人是有意行凶,开车的人闯了祸,大多都有机会去辨解,至少会说:我不是故意的!
用不着举例或者以数据什么的来说话,我们每一天都会听到交通事故信息,听到耳膜都起了茧子,麻木了,不经意了,所以,尽管人命攸关,依旧有那么多人疲劳驾车、酒后驾车……而且屡禁不止。当然了,交通事故的原因,有的在车主,有的不在车主。
关注行车安全,是汽车企业的责任。据了解,奔驰轿车配备的PRE-SAFE®预防性安全系统,能在即将发生碰撞之前做出响应,为驾驶员和前排乘客激活保护措施,使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在发生碰撞时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这项研发耗资上亿元。
不久前,广汽本田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碰撞试验室进行行人保护碰撞试验,试验数据显
示在假人与车辆碰撞的过程中,发动机罩等部件充分吸收了碰撞能量,降低了假人头部受伤的可能性。碰撞过程中,保险杠等部件充分发挥了能量吸收作用,降低了假人腿部受伤的可能性。雅阁车型所使用的行人保护设计在碰撞过程中充分吸收了碰撞能量,能够对行人进行很好的保护。假人很贵,安全无价,这项有意义的尝试,也树立了企业“安全先锋”的形象。
一位车主说:“我一上路就紧张,就在想无论任何情况,汽车都要可控。”这是一种现代交通观念。提高汽车可控能力,车企、车主都要努力。
长春市区至农安之间的302国道,有一交叉路口,发生过不止一起交通事故,交警勘查后发现了症结:东西向支路坡度太陡,影响了摩托车、行人的视线。将路垫高了以后,没再发生事故。看来汽车安全又远远不是汽车企业、个人所能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一个人落到了水里,不会游泳不行。走到路上,无论行人、骑车人还是机动车驾驶员,不懂交通安全,
或者不很懂交通安全也不行。值得一提的是,8月15日,公安部开展集中整治酒后驾驶专项行动。酒后驾车无视他人的生命,相比提着匕首上路有过之无不及,希望这道“线”能保持高电压,长久地设下去。
总之,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东西要跟上,汽车服务、汽车金融,路、桥、交通,包括人人都该具备的强烈的安全意识。
(蓝畔)(独家供稿新浪,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