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不管多少岁月的风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变迁,都没有改变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两千年的农耕文明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孔子讲为政,依然讲的是“仁”在“政”中如何体现或说表现成怎样的。可以简要概括为如下两点:
其一,各司其职,各尽其职。是你该干的事,尽全力干好,干细致,干彻底。不是你该干的事,别干预,别指手画脚。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无违”、“非其鬼而祭之,陷也”,等等,均是这个意思。你可以思考,可以对别人、对别事有你的意见,但想想就罢了。不仅如此,你不仅不要对别人妄加干预,而且你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非万不得已,“譬如北辰居其所”吧。
其二,敏而好学,勤学敏行。各尽其职要求你守自己的本分,“本立而道生”。这里的关键在于“尽”,如若不能“尽”职,必然导致为政的遗憾。人人尽职,就是“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怎样“尽职”。孔子给了两条建议,一是不断学习。要谦虚地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要研究性地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如何思考。要边学边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而且要尽量“思无邪”。二是迅速执行。孔子很重视执行力,”。“见义不为,无勇也”。此处的义指的就是你自己该做的事,是你的义务。并非见义勇为之意。是你的事,一定要敢于挺身而出,当机立断。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的为政之道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