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不断加大对担保机构规范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担保行业的政策环境、制度建设、业务发展、行业自律等有了一定改善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但是,部分担保机构挂担保之名而不做或者少做担保业务,而是热衷于开展收益率高的短期资金拆借、高息放款、委托贷款等业务,对整个担保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声誉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担保行业准入宽松、人才缺乏、监管缺失。
针对这种情况,温州市经贸委和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由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从这个学期开始开设“担保专业班”,未来5年内为温州担保行业培养200名大学生,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据悉,担保专业班的学生主要从金融、经济学、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学生里选拔,每届40到50人,师资力量由大学老师、职业经理人和政府工作人员构成,采用比较灵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目的是提高信用担保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为信用担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在笔者看来,温州市的做法具有创新及推广意义。众所周知,目前担保公司从业人员大多是银行退休或者因种种原因离职的员工,尽管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但与真正意义上的担保业务开展还存在差距。另外,少部分来自投资企业或投资人的亲戚朋友,他们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导致担保公司超范围展业等急功近利行为屡屡发生,制约了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培养专门人才的方式,辅之于严格的监管措施,对那些借担保之名从事违法放贷业务的,以及长期不从事担保业务的机构,坚决予以市场退出;对那些实力有限、管理较差的担保公司,引导其稳步有序退出;鼓励资金强、管理优、信誉好的担保公司,通过增资入股、兼并重组、股权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