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4月中旬“国十条”出台以来,购房者进入了空前观望高潮。随着时间的推移,购房者观望的情绪日趋浓厚。此时形成了开发商与购房者的博弈状态。无论从任何角度考虑,中央政府调控房价、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是很明显的。
新政的密集出台是否能真正解决房价高的问题?其实国家连连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最大的成果就是能换来成交量的短暂下滑,却难以真正将高房价拉下水。
新政出台效果却不明显,原因有很多。即使政策万无一失,那么执行起来也会出现偏差。在实施方面如果没有实际的行动那只是纸上谈兵。只有政府加大力度在政策的实施上,新的政策的出台才存在实际的意义。否则,新政只能算作是扰乱市场秩序的搅屎棍。
另外,对于目前楼市上出现的退房潮也恰恰印证了楼市的病态畸形。可以毫不避讳的说,上至地方政府、开发商、下到黎民百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疾患。而这种病疾也最终将会使楼市新政陷入两难境地。
新政后,二套房提高首付比例,三套房不贷款,贷款比例提高,直接导致了部分已签订合同的购房者因无力承担增加的首付而毁约,同时,也有部分购房者担心严厉的调控政策导致房价大幅下跌宁愿损失定金而退房。“退房退房,大家团结起来不交首付一起退房,房价跌到万元以下不是不可能。”在某业主论坛里,有人开了这样主题的帖子。不难发现,许多之前热销的在售项目,都有人在商量是否该考虑退房。
这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且不论退房的购房者对与错,但这至少凸显了楼市参与者的一种病态特征。回首几个月前,房价高涨,多少购房者日夜排队买房,这种病态一定程度上助涨了房价的攀升。然后到了今天,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一声令下,购房者们立刻陷入了沉默的观望,而且房价还没有降就甚至恨不得要开发商补偿他们的损失。不是替开发商说话,抱有这种心态的购房者实在没有市场意识,当你看着房价疯涨而自己也大赚时咋就不想想楼市是不是健康?为什么楼市刚要有所变化时就又耐不住性子,找开发商退货了?这实在像是喜欢悔棋的小孩子,更像是赌场里输不起的无赖,其实她们始终在赌。只是从来没有输过而已。
而一旦新政再次逆转后,这种消极观望的购房者立刻又会成为购房主力军。回想07年接二连三的房价政策成功遏制住房价的飙升,成为房价的拐点年。然而08年楼市步入寒冬,在09年最后一个月,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又让压抑了一年的楼市报复性的狂奔起来。在09年末,不管是交易量还是房价都飙升到历史制高点,而且增长的趋势到现在还没有遏止。这也就是说,2010年4月中旬的新政尽管从投资、投机上严厉打击,然而始终不能改变当前购房者的强烈需求。
面对这种需求,开发商也在不断的争取购房者,要么降价促销,要么为购房者垫付部分首付款。当然也有的开发商期待着跨行业合作,比如在装修、设计方面做些服务性的工作,尽量为业主或新的买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开发商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他们明白,购房者还会回来的。因为高房价,其实反映出我国国民住房体系的建设存在不足之处。试想,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土地资源相当紧张,又步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能够完全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绝大多数的居住问题?唯有加大土地供应量,满足供求平衡。除非改变当前百姓的居住观念和方式,否则,即使现在的房价有所松动而下跌,在未来过多的百姓购房需求又会让房价报复性的上涨起来。
退房能否解决楼市焦虑畸形?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