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心在巴黎圣母院感召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2年。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教堂的建筑材料基本全是石料,因此雨果将其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

教堂全长128米,光是中舱就有12.5米宽,而整座教堂的全宽则为40米,穹顶则为33米宽。巴黎圣母院的祭坛、回廊、门窗等处均有传世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价值极高,堂内还藏有大量1317世纪的艺术珍品,名盖天下。教堂正面有一对钟塔,主入口的上部设有巨大的玫瑰窗。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百米的尖塔。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带给人们一种向蓝天升腾的感觉。进入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逐眼向上攀高,直至头部完全扬起,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自然盖上浓浓的宗教氛围,好像高处就是天堂。这里就是和上帝可以交流的圣地。教堂内两侧有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在其中间有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据说建于公元1220—1225年之间。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夏娃的塑像。教堂的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历史上曾经有许多重大的典礼在这里举行,近代有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 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场所,许多重大事件和典礼仪式在此进行。

我们参观时,巴黎圣母院的唱诗班正在练唱,伴奏的恰是该院的管风琴,这座管风琴非常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宏沉明亮。唱诗班的群体音色十分亮堂,有金属的铿锵味,唱诗班的人员约有五十多人,成员的声乐水平很高,否则群体音色绝不可能有这般亮堂圣洁。他们的歌声似天籁美音,在教堂长方形的厅堂上空和座椅之间盘来盘去,回转缭绕,让人们大有走进天堂的感觉。

在我十八、九岁的时候,我也曾经在上海的摩尔堂和国际礼拜堂的唱诗班中唱诗,有一年的圣诞节,我参加了圣诞礼拜的唱诗,那神圣肃穆的氛围和心情一直种根在我的心中。

巴黎圣母院广场上有法国公路网 “零起点”(Point zero 标志,从巴黎到什么地方有多少公里,是从这个原始点开始计量的;从什么地方到巴黎有多少公里,也是指从那个地方到达这个圆点的距离。离开巴黎圣母院之前我在这个点上跳跃了一下,好像是在表示,我将从这里走向远方,看我将走多少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