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若这里倒是说出了“礼”的实质。“礼”不是目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和”。那么什么是“和”呢?这个“和”如何解释就成了问题。有一千种解释就有一千个道理,同样也有一千个理由去怀疑。古人离我们太远了,又太近了。我们无法复原当时的语境,也不可能真正完全理解古人到底想说的是什么。其实不用说和古人对话了,就是现在两个人面对面的谈话,每一句话又有的少的岐意,造成多少的误解。有时候觉得不论是语言还是文字,和真正的思想比起来都显得如此的苍白。于是真经总是无字的,禅机也就在脑袋上的一棒之后的顿悟之中。如今提倡和谐社会,难道这个“和”还用我说吗?有些事情是不可言的,有些事情是不必言的。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说的讲究,既然“礼”不过是为了“和”的,那么我们只要“和”不要“礼”行不行呢?有若代表孔子说了,这是不行的,为什么呢?说起来又是比较复杂的一件事情。
知和而和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