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铁道部而言,2011年的盛夏是一个多事的寒秋。银行表示将取消铁道贷款下调10%的优惠贷款利率,这预示撬动经济增长“撬棍”将折。
祸不单行,对于铁道部而言,2011年的盛夏是一个多事之秋。“7?23”动车追尾事故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不断显现,铁老大面临着一场信誉危机。多家商业银行表示将取消铁道部下调10%的优惠贷款利率。此次铁道部危机对于“大干快上”的投资工程影响深远,分析认为中国高铁建设与车速都将双双进入降速时代。
时光荏苒过去3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超过9%的平均增速,GDP跃居世界第二。众所周知,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跑的最快,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最大,投资已经成为撬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支点”。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投资这匹“老马”拉动中国经济这辆大车,已是越发力不从心。资源有限性决定了中国投资模式的天花板,高铁这匹快马“马失前蹄”,也预示撬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撬杆”将折。
根据铁道部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至2011年一季度末,铁道部总负债1983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24%。分析预计,2011年底,铁道部资产负债率预计将超过一般企业的负债警戒线60%达到64%。对于铁路信贷风险的不断加大,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要求,下半年银行业全面防控重点风险:在集中度风险方面,要坚守“红线”,认真处理好铁路系统贷款和公路建设贷款问题,采取措施加强对公路债务相关金融风险的防控。
目前五大国有银行,因为铁路贷款的原因,其“单一客户(集团)的集中贷”均超过15%的监管目标值。而目前铁道部盈利能力让人堪忧,一季报显示,今年首季铁道部亏损额为37.6亿元。亏损背景下,铁道部还本付息也将成为空谈。分析指出,借新还旧是铁道部目前还款的主要手段,这种现象也正遭到市场与监管层的封杀。
日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下半年还要推动有关方面严格按照公路建设负债来源进行分类管理,确保收费收入对应偿还现有银行债务。杜绝以贷还贷、以贷还息现象,保障贷款安全。铁路债方面,7月21日,高信用等级的铁道债史上罕见地遭遇了招标未满的窘境。尽管中标利率高达5.18%且有效投标总量达187.3亿,不过其中超过180亿为该期短融的联席主承销商农行和国开行购买。剩下的13亿元,最后也不得不由联席主承销商自掏腰包包销掉。
事实表明,铁道部面临着钱荒危机的不断逼近。公众对于铁路运营未来的种种悲观预期,将迫使债台高筑的铁道部不得不开始节衣缩食,退出区域铁路投资。另外,铁道部目前的投资质量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被誉为“亚洲第一站”的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开通不到10天,其北广场已有数千平方米的地砖被施工人员敲碎,重新铺设。政企不分,导致资源的过度浪费,目前这种混乱经营模式下,高铁盈利的预期不断被推后。
工程建设须尊重科学规律。一味狂飚猛进,无视工程质量,埋下深深的安全隐患,其实都是“大干快上”催生出来的苦果。“GDP增速第一”不是我们的目标,“低质量的GDP世界第一”更不是我们的目标。让经济发展造福于民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道,蛮干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反思。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不妨先放下来,寻找到一个予民福祉的发展模式之后,再大步前行。
铁道部贷款利率上调预示经济增长“撬杆”将折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