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嘲笑“吊瓶班”无辜学生


不可嘲笑“吊瓶班”无辜学生

831日《求是理论网》发表)

湖北孝感一中高三(3)班学生集体在教室挂吊瓶,一度被调侃为 “史上最牛‘吊瓶班’”。高考结束后,该学校达到一本线者222人,达到二本线及以上者659人。遗憾的是,“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学生中,无一人达到一本线。校方回应称将进行反思。(829日楚天都市报)。

  打开报刊杂志、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评说“吊瓶班”无一人考上重点大学,大有兴师问罪,嘲笑之意,笔者实在看不下去。我认为,教育有病,不可嘲笑“吊瓶班”无辜学生。

  “吊瓶班”的出现,是“教育有病,学生吃药”,调侃的是我们的应试教育。高考出不出成绩,本来就与“吊瓶班”无关。因为,“吊瓶班”只是普通中学孝感一中的平行班(即普通班),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无一人考上重点大学很正常。如果普通班学生,吊瓶一挂,立马出成绩,那才叫新闻,值得围观。所以“吊瓶班”无一人考上重点大学不必大惊小怪。

  再说,不管普通班还是重点班的学生,没有考上重点大学,也不可嘲笑。说句实话,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其实跟读不读重点大学,是不是状元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跟知识还是有联系的话,但这个知识并不完全是在大学里面才能学得到,有时候社会大学,终身学习更重要。

  其实,过早的嘲笑“吊瓶班”学生也不科学。人生就好比长跑,不必在意某一阶段取得的成绩,能笑到最后的才是生活的强者。可我们的媒体,硬是与高考成绩联系起来,导致嘲笑声一片。我觉得无辜的学生很受伤,千万不可让他们过早承受社会嘲笑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