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年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先生在去世之前,向前总理温家宝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这么多年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就要回到中国文化的根源来反思。

中国文化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听话。

 

中国人从小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听话”:“乖,听话”,“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 …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外面要听领导的话、上级的话… …

 

听话的确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但付出的代价却是让他们失去了一个人最重要的独立人格和思考判断能力。

 

我们的思维被固化在听话的框框里,所以,我们习惯于回答问题、找出答案,而很少提出新的思考、去从不同的角度判断和尝试。

 

我们的心灵在几千年前就逐渐被禁锢了。

 

 

在几千年中,凡是有所创新的思想和发明,往往被皇帝们斥之为“歪理邪说”和“奇巧淫技”。

 

当西方出现苏格拉底和孟德斯鸠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和法学家的时候,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个大师之一司马迁为了编撰《史记》,忍受了残酷的宫刑。

 

能够在皇帝身边长久工作的大约只有两种人,太监和听话者。实际上他们都被阉割了,要么阉割其肉体,要么阉割其精神。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封建文化熏陶下活下来的人,都是本分的人,不敢越雷池一步,缺乏创新和突破的勇气。


  更可悲的是我们还将这种“听话思维”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教育他们要听话而非独立思考,等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这种思维已经深深进入他们的骨髓,终生都难以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