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通道的未来发展


  有许多人,最近每天对着海南地图画这画那画得密密麻麻,貌似都是海南高速公路的规划师。我跟他们不一样,我只画了一条。我虽然是道路交通的门外汉,但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我所画的这条高速公路如今声名赫赫、人尽皆知,它就是“北纬18度高速”。

  为什么要命名为“北纬18度高速”?理由有三个:其一,高速公路的起点、终点、全程都位于北纬18度界内,而且大部分也计划沿着北纬18度平行修建;其二,这一线是海南不同气候的重要分水岭,可以用其指代北纬18度;其三,北纬18度几乎就是一个浪漫的代名词,且北纬18度据说是地球上最神奇的地理区域之一,非常适合度假,符合这条高速公路及其所代表区域的属性。

  “北纬18度高速”被我标注之后随即成为“海南最深入人心的一条高速公路(规划)”,在海南目前已经规划和将要规划的多条高速公路中,“北纬18度高速”具有最值得优先修建的价值,是当之无愧的海南旅游“黄金大通道”,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

  一、“黄金旅游大通道”以游客为本,游客的时间价值和旅游享受得到最大程度的兼顾

  “北纬18度高速”作为“黄金旅游大通道”好就好在它是“百里百景”——路程不长,但是旅游景点集中。按我的测算,“北纬18度高速”全长100公里左右,但是沿途由东往西串联的景点包括:分界洲岛、牛岭、吊罗山、枫果山瀑布、七仙岭、仙安石林、千龙洞、五指山、毛公山、佳西岭、昌化江、长茅水库、尖峰岭、龙沐湾……这些景点在海南乃至全国和全世界都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不过目前由于没有贯通高速公路,游客如果想游玩这些景点,该怎么确定行程?该花费多长时间?该浪费多少成本?支出和收益比合适否?显然没有游客会做出肯定的回答,于是自然也没有游客可以尽赏上述美景。这是游客的遗憾,更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遗憾。如果修建了“北纬18度高速”、打通了“黄金旅游大通道”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会给海南旅游增色多少?会游客提供多少便利?会给游客增加多少吸引力?

  二、“黄金旅游大通道”供给最优秀的自然旅游资源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其中一个基本思路就是搞园区开发,建设主题公园。要搞园区开发就要投入大量的前期资金,有时候捉襟见肘;要建设主题公园,就要去搞项目,找大企业“化缘”, “化缘”的效果大家都知道,背后是付出很多脸皮和辛酸的,别人体会不了,我是很清楚的晓得的。海南就是这个模式,文昌航天城如此、先行实验区如此、长影电影城如此,等等都如此。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非要走建设人造主题公园之路呢?难道大自然赐予海南的旅游资源已经开发完了?满负荷了?明显没有,至少“黄金旅游大通道”的沿途百景就多数还是“藏在深闺人未识”。为什么“藏在深闺人未识”呢?因为交通不便。倘若有了便利的交通,海南的山、江、海旅游资源,也就是蓝色旅游资源和绿色旅游资源还可以向游客提供许多惊喜。

  大家从地图上都看的到,“黄金旅游大通道”连接了乐东的落日海岸“金色龙沐湾”和陵水的“珍珠海岸”以及三亚的海棠湾“国家海岸”,具有最优秀的海岸线旅游资源,是将来海南蓝色旅游的重心。大家从地图上也可以看的到,“黄金旅游大通道”串联了五指山、尖峰岭、七仙岭和吊罗山森林公园,囊括了海南热带森林旅游“一中心四重点八大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中的“一中心(五指山)”、“两重点(尖峰岭、吊罗山)”和“三大国家森林公园(尖峰岭、七仙岭和吊罗山)”,几占绿色热带森林旅游的半壁江山。从这两点来看,“黄金旅游大通道”确实构建了海南森林旅游和滨海旅游“山海互动”、“蓝绿结合”的发展格局,真正培育出了海南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具有热带岛屿特色的森林旅游品牌,走出了精品、高端路线,塑造出了国际一流品牌。当然,除了最基本的蓝色滨海、绿色森林旅游要素外,“黄金大通道”还勾连了红色毛公山、青色昌化江和许多奇山异石。这条通道确实荟萃了海南最优质的山、江、海旅游资源,并可以和诸多人造主题公园相映成趣,何乐而不为?

  三、“黄金旅游大通道”对投资开发建设海南的带动价值

  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开发,最缺的还是钱。主题公园投资巨大,动辄数十亿上百亿或几百亿,而且耗时长久,往往要搞上几年。特别关键的是,能不能及时足额的筹集资金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上面说的投资主体是谁大家都知道,就不点明了。所以这个模式是有一些弊端的。

  但是修建“黄金旅游大通道”则不同,它有许多优点。

  (1)投资资金少

  由于地形的原因,修建“黄金旅游大通道”是有些难度,但就算全程以最长数120公里计,最大投资额也就是150亿左右,不到个别大型主题公园投资额的一半或1/3。

  (2)投资的乘数效应大

  由于“黄金旅游大通道”沿线的旅游资源原本就赫赫有名、基础较好,因此,一旦预期唯一的发展瓶颈即交通瓶颈可能被克服,势必吸引许多企业用大量的自主资金投资开发。我预估这方面的成熟效应是10倍以上。换言之,用150亿去打通一条“黄金旅游大通道”,可吸引1500亿以上的社会资金开发和完善沿线旅游景点景区,不排除其中贡献出三个或五个“5A”,同时足以让100多公里长的“北纬18度高速”处处是美景,成为国际旅游岛真正的“黄金旅游大通道”。如此一来,国际旅游岛建设即可取得翻天覆地的成就。

  (3)投资见效快

  由于预期前景良好,在打通“黄金旅游大通道”的同时,社会资金自然而然会同步开发建设沿线旅游景点景区。因此,预计“北纬18度高速”通车之日,即是“黄金旅游大通道”建成之日。这个过程大概三年足以。这与搞一个开发区或一个人造主题公园不同,开发区或人造主题公园建设的随便就是三年五年才成势成形,大约要十年才能成城,这还是比较顺利情况下的速度。而在没有完工之前,其他工作几乎是不能同时开展的。这要浪费多少时间?二者相比,哪个更符合科学规划和统筹学的原则呢?

  四、“黄金旅游大通道”对“大三亚”发展的促进价值

  多年前海南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南北带动、两翼齐飞”发展战略;多年来乃至一直到今天,海南也都在自觉的遵循和贯彻“南北带动、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所谓“南北带动”的“南”指的是三亚市,“北”指的是海口市。可见,海口市和三亚市一直是作为海南的发展龙头的。事实也是如此,正是由于海口市和三亚市的良好带动作用,海南发展才如此健康迅速。

  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两大龙头略显疲惫。所以海口审时度势搞起了“省会经济圈”,意图赋予北龙头更强的动力。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但是,南龙头三亚又该如何维持快速前行的动力呢?显然搞“大三亚市”已成必然。而通过“北纬18度高速”打通“黄金旅游大通道”则对“大三亚市”的构建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的作用。

  (1)“黄金旅游大通道”对“大三亚”土地价值的提升

  北纬18度是海南不同气候的重要分水岭。别小看区区一线之隔,那是粪土与金钱的巨大差别。为什么陵水三湾被称为“珍珠海岸”?为什么海棠湾被称为“国家海岸”?为什么亚龙湾被称为“天下第一湾”?为什么乐东三湾天下闻名?为什么国际旅游岛先行实验区要从琼海龙湾迁移到陵水黎安?为什么三亚的房价可以以26000/平米超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神州第一”,为什么乐东随便一小镇的房价可以跨过万元大关,而海口对此却望尘莫及?一切的根源尽在于,此地为热带,而彼地为亚热带,如是而已。基于此可以认定,如果通过“北纬18度高速”向世人明示海南的热带地区,相关土地价值瞬间可以得到至少数倍的提升。届时,海南不做别的,光靠卖地都可以富甲天下啦!

  (2)“黄金旅游大通道”可以成为大三亚的外环线

  随着“北纬18度高速”的修建,大三亚呼之欲出。我们都知道,三亚作为国内成长最快的城市之一,它总是要扩大的。以前它以迎宾路为外环线,现在以绕城高速为外环线。城市扩张的速度迅速而明显。那么将来呢?再将来呢?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三亚何以为继?难道三亚要坐以待毙?若干年前海南就有学者和官员呼吁三亚合并乐东、陵水、保亭,成立“大三亚市”,但是假如没有一条外环线囊括和统领,所谓的“大三亚市”如何构建?是不是形同虚设,依旧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大三亚需要一条外环线!

  “北纬18度高速”如果横空出世,那么三亚能够实质影响或者控制的土地面积可以由目前的1919平方公里扩大到7053平方公里(乐东2727平方公里、陵水1127平方公里、保亭1160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扩大了3.5倍,如果价格能等同小三亚的水平,南部不富、海南不富,人民是不答应的。

  或曰,你太乐观了。三亚能有这样的成就吗?嘿嘿,那是你太小看三亚和海南南部的发展前景了。即便是大三亚诞生,土地面积充其量也就是大上海的水平而已。在中国四大直辖市中,上海是面积最小的,北京面积为16000平方公里,天津面积为12000平方公里,重庆面积达到82000平方公里,几乎是整个海南岛的三倍。横向比较之下,还有何顾虑?

  五、“黄金旅游大通道”的弹性价值

  弓箭能射多远,取决于弦的力道;海南旅游能走多远,海南发展前景能有多好,一定程度上则取决与“黄金旅游大通道”的开发建设力度。如果以“黄金旅游大通道”贯穿的中部名山仙岭热带雨林为弦,以环岛高速贯穿的东南西南黄金海岸为弓,以五指山、三亚、三沙为神箭坐标点,那么箭峰所指谁与争锋?

  六、关于“黄金旅游大通道”的结论

  简单五句话:规划很好、价值突出、效应显著、深得人心、修建宜从优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