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汪丁丁

汪丁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数学学士(1982年),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1984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年)。1997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期以来倡导“个体生命的自由”。

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同时兼任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新世纪》周刊学术顾问和《财经》杂志学术顾问。

研究领域包括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经济学哲学、经济学思想史、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选择理论)、演化社会理论(演化认识论与演化道德哲学)、制度分析基础、博弈论基础、微观经济理论、资本理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

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曾做农活(农工)、机械修理(机工)、炼钢浇铸(炼钢工人)等工作;
1974年,调回北京某电子研究所做工人,其间曾发明“抗跳键积分电路”;
1977年~1981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1年~1984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获数学与控制理论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1985年,赴美国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访问研究;
1986年~1990年,就读于夏威夷大学经济系博士班,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0年~1993年,担任夏威夷大学东西方文化中心“东亚经济发展,文化与制度变迁”项目博士后研究员;
1991年~1995年,任教于香港大学经济系;
1996年,担任德国杜依斯堡Gerhard-Mercator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7年3月,任教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担任经济学教授,讲授“数理经济学”与“制度分析基础”;
曾兼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

鼓吹社会自由教育---梁漱溟1931年


  1931年的笔记,今日读来格外亲切且痛快!摘录梁漱溟《人生至理的追寻》读书笔记最后两页:“我们敢说要想中国教育有生机,非打破推翻今日官办教育的局面,得一大解放不可,官办教育,教育愈办愈死。官不办教育,听社会上有志教育的人去办教育,才得愈办愈活。……社会自办教育得各报理想自由试验;而官办教育必有规绳,不免窒塞创造。然中国现在所需要的正是创造。因中国社会旧日的一切多不适用,近今从西洋直接抄袭过来的又不适用,所以非创造自家所适用的一套新文化不可;政治、经济乃至一切皆然,教育正同一例。窒塞创造即是窒塞中国前途。何况中国今日教育已到途穷、非变不可地步。这...

Read more

价值颠覆与野蛮生长


  不错,我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应着冯仑《野蛮生长》的书名写的。对于这本书,周其仁和张维迎都给了很高评价。不幸,他们的评价被书商印在封底,成了“炒作”的一部分。我觉得很不幸,因为这书原本不需要炒作,它需要批评。

  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很长,最短也要从晚清开始计算,所谓“千年未有之变局”,最长可以上溯至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时代。宋明理学家所谓“心性之学”,只不过是古代儒家心性生活之“陈迹”——非道也,于是有了矫情的味道。难怪冯友兰认为“经学时代”不如&...

Read more

企业家的智与识


  企业家的智与识

  首先要区分“智”与“识”。后者是可记录的——称为“知识”,前者是不可记录的——称为“智慧”。通常所谓“智识”,是二者合并的结果。但不是人人有这样的合并能力,多数的情形是不能合并,于是知识成了死板的记录,人也变成了迂腐的人。少数人,如冯契先生那样提倡“转识成智”,从而可以合并知识与智慧,成就他们的“智识”,于是人可以获得自由。

  这里所说的...

Read more

本次反弹是最后一次逃跑机会


本次反弹是最后一次逃跑机会 济南市人大主任涉嫌雇凶谋杀情妇---转贴《财经》网络版及一篇相关报道
我把感想写在关键词里了。其余的,留给读者们。今天上午股指抵达4000点,过去两个月的日线图,形成了显著的三次冲顶缩窄楔形振荡,但楔形的倾斜方向不明显,但这一类楔形缩窄,通常以第五次碰撞为爆发方向的判断——第一次突破4000点应是第一次碰撞,依此计算,现在这一次是第五次,如果不能突破楔形上沿,就意味着向下崩溃。所以,诸位有股票的网友,这可能是最后一次逃脱股市的机会。

《财经》记者 王和岩/文《财经》网络版 [2007-07-16]
 段义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