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沈联涛

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召集人。曾任香港证券和期货委员会主席、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

全球零利率隐忧


  9月15日,日本央行以2万亿日元(230亿美元)干预市场,阻止日元升值,我当时正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开会。在日本央行的干预下,日元兑美元汇率从82.87贬值到85.15。日元汇率于1995年达到最高点,1美元可兑换79.70日元,这时日本政府正好开始施行零利率政策,开启了息差交易的时代。

  新德里会议的主题是关于20国集团的合作,但很显然,每个人都更关心全球失衡和汇率问题。这次会议中最大的争议在于,全球失衡是结构性还是周期性的。如果失衡是结构性的,则意味着失衡是由结构化的因素导致的,必须付出很大努力去修正,那么调整汇率就不会起作用。日元升值就是最好的例证。

  20世纪80...

Read more

展望“后危机时代”


  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大趋势是什么?从年初至今,股票市场普遍涨了50%-60%,黄金价格再一次站在历史最高位上,大宗商品价格稳步上升,人们似乎忘记了我们仍然处在一场危机之中。中国时值60大庆,人民的消费情绪大涨,经济增长又回到8%的轨道上。

  经历一场危机,世界毕竟会有所不同。

  后危机时代的第一个重要趋势,是西方金融系统“去杠杆化”过程将会持续。尽管银行在盈利,但是,很多大金融机构仍然需要补充资本金,遭受重创的银行仍然希望增加新的资本金或者廉价出售资产。最近,花旗银行出售了其菲布罗商品交易部门;英国劳埃德银行在申请增加资本金,并低价出售一些资产;...

Read more

从公地悲剧到公共治理


  没有谁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更适合评论经济。迄今为止,亚裔经济学家中惟一获奖的是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但他住在剑桥。作为一名金融监管的实践者与学者,我将借鉴诺贝尔奖理论,对当前亚洲经济进行分析。

  200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曾总结道:“过去30年宏观经济学的多数成果,至多可用‘无用’来评价,更苛刻一点可以用‘有害’来形容。”最近,今年诺贝尔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进入我的视野,她对我们理解集体行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和科学家一样,经济学家笃信自...

Read more

谁为狂欢埋单


  雷曼兄弟已经倒闭16个月了,但现在的经济形势仍不明朗。

  最近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政府用大笔资金和零利率政策救助那些金融机构之后,这些金融机构又在2009年取得了创纪录的盈利。与此同时,美元的不断贬值和庞大的利差交易给新兴市场制造了大量泡沫。

  截至2009年11月末,道琼斯指数上升了20%,上证A股指数上升了80%多,英国富时100指数上升了30%,金价上涨了60%,石油和金属价格上涨超过45%。发达国家工业产值和GDP的增长率仍是负数,美国的失业率已超过10%,欧洲失业率接近10%。而中国经济增长率已回到8%的水平。因此有些经济学家鼓吹危机已经结束了。还有些...

Read more

需要全球财政体系


  这次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全球监管的传统理念和模式。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Mervyn King)有句名言:国际性银行可以作为全球企业存在,但其破产却将给某些国家带来影响,因为某些庞大金融机构的规模甚至超过主权国家,在国家层面上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已经失效,而且没有适用全球监管的法律。

  这种全球合作机制建立在主权国家自愿参与的基础之上,他们之间既高度关联又相互独立。金融危机之后,这种全球机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二十国集团(G20)加强了全球监管的合法性,但他们讨论的焦点问题不是如何去完善全球监管体系,而是由谁承担损失以及谁在监管体系中占主角。

  现在,世界陷入了...

Read more

再看全球失衡


  经历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人知道,对于市场中的大投机商来说,货币投机是非常有利可图的,而且外汇交易是场外交易,不受监管。

  即使在今天,我不会鼓励任何人去购买累积外汇期权产品(Accumulator),这种交易完全是在汇率的波动性上下赌注。这些产品被谑称为“我以后杀死你(I will kill you later)”——你的保证金帐户上可能永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需要不断追加的保证金,然后你的交易对手就可以取消你的保证金赎回权,而你将损失所有的保证金。所以,在购买任何产品之前,要仔细阅读合同,确保合同卖方向你披露了充分的信息...

Read more

储备货币之困


  据英文《中国日报》8月14日国际言论:我们从小就认为世界总处于平衡状态。有邪恶,就有正义。有资产,就有债务。生命似乎可以归纳为一个简单的钟形曲线。但其实不然,世界上存在很多不平等或不平衡状态。我们都喜欢购买,但除非情势所迫,否则我们很少卖出。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与此相似。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说:“常识往往并不寻常。”他的话也更加坚定了我对金融世界的认识。

  买进(只买不卖)与卖空(出售或者借出你尚未拥有的东西)的风险不同。这种风险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金融市场的危险属性。如果在你大量买进后,商品价格大跌,甚至到了一文不值的程...

Read more

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还很不成熟


  2009年9月5日,“2009第三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银行业未来新审视”。以下为中国银行业管理监督委员会首席顾问沈联涛部分发言实录:

  沈联涛:中国的银行结构还在转型。所以很多这种风险管理的挑战是非常大的。那么这个风险管理变成一个什么大问题呢?我们大家知道了有五个认识,认识你的风险,认识你的客户,认识你的交易对手,在中国要加一个是认识你自己,要知己知彼,我们要认识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对风险定价,要对冲风险,对压力测试。这些大家都知道,问题是怎么做?我们要看清楚不同种类的风险的管理。

 ...

Read more

从一个下跌的市场中获利的机会很小


  股市有两种类型: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发达市场一般是流动性高、监管良好和波动性小的成熟市场。新兴市场始创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发现,他们可以分散地投资新兴市场,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也面临波动性大、流动性低的高风险。

  每一个新兴市场都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大多数新兴市场的投资者都是非常本地化的,他们的决策深受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市场情绪、新闻和传言的影响。在这些市场上,最大的公司要么是大型国有企业,要么是家族牢牢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去,新兴市场上自由流通的股份很少,所以,少量的交易就能造成股价大幅波动。与此同时,由于职业化的机构投资者群体相对缺乏,典型的新兴...

Read more

改革金融监管 二十国集团能做什么?


  2008年以来,二十国集团(以下简称G20)对自己的定位逐渐由一个清谈场所转变为一个针对全球问题开展有效集体行动的一个严肃论坛。毫无疑问,G20掌控并代表了全球经济力量的大部分,无论根据市场汇率还是购买力平价,G20成员拥有世界GDP的85%~90%,并拥有几乎2/3的人口。

  尽管对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金砖四国不断增长的力量有很多赞颂和希望,新兴市场国家在升级的金融稳定委员会中也有了更大的代表权,同时在诸多国际监管标准机构中有更多的参与,但我个人最大的忧虑是:新兴市场国家在成为其中一员之后,是否仅是简单地唯七国集团马首是瞻。毕竟,七国集团在全球治理、机构研究及政策分析能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