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高飞

姚晨的微博为什么这么红?


围脖的姚晨为什么这么红?

05年、06年初的时候,名人博客火爆伊始,曾经写过一篇博客:“男看郑渊洁、女看徐静蕾”。认定这两个博客会成为将来的热门博客,后来此话传到郑渊洁处,被他调侃为:男娶徐静蕾,女嫁郑渊洁。

 

其实这句话的重点在后者徐静蕾身上,因为老徐当时不属一线明星,但是在博客上的表现却超过一线明星。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明星的博客与传统媒体对他们的专访是有相当大差别的,收视率(或流量)不能完全与名气划等号(尽管名气也很重要)。后来我将这四个指标,总结为明星博客的受欢迎度的参考条件:名气、平等参与度、参与时间,与TMT(IT、媒体、通信)人群的关系紧密度。

 ...

Read more

微软的Windows7中转站


昨天开始的微软技术大会Teched,开场的1个多小时几乎都留给了 Windows7。尽管Windows7在中国,因为版权原因,并不能产生其应有的利润。但是相信所有人都明白,Windows是微软一切业务的基础。


无论从昨天会场的演示,还是之前我们的编辑亲身的测评,Windows7已经确定无疑的获得了好评。但是Windows7能否将微软重新带入新轨道尚值得观察。


微软从Windows 95到Windows xp,除了Win Me之外,都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这一声誉,在Vista出现之后戛然而止。可以说,它极大影响了微软操作系统的声誉。而且vista出现的时机是那么的糟糕,因为此时正是Go...

Read more

谷歌退出中国的商业逻辑


谷歌可能退出中国的消息引发了舆论的震动,一个被热烈辩论的话题是,谷歌是不是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商业”决定。

毫无疑问,谷歌是一家商业公司,不管无论其自身还是舆论都为其披上了多么神圣的文化外衣,但商业价值始终会是其作为上市公司不可回避的使命。而从表面上看,退出中国是一个完全不合商业法则的决定(尽管其销售额在华还只是全球的零头),所以微软中国和盛大的前CEO唐骏站出来说,中国的网民这么多,这是一个很笨的决定。马云则人为,谷歌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的失败。

在两位熟知中国市场的CEO看来,这么大的市场面前,困难只是暂时的,轻易放弃太最蠢了。但是如果仔细思考谷歌的核心竞争力,就会退出中国在商业上...

Read more

中移动,自主平台还是“山寨机”?


在任何产业,掌握标准和平台对厂商都是最重 要的。在产品相对标准化的IT、电信领域尤其如此,所以不只国家在推动产业标准,企业也在推行自己的标准。

这方面中移动可能是较为积极的一家。作为国内最大电信运营商,本身掌握资本和用户两大话语权,推动自主标准自然无可厚非。在推广3G时,中移动发布了基于 谷歌Andorid平台开发了OMS系统。

在本身还不掌握技术实力之时,嫁接外围资源,本来是明智的。不过最近看到的一些关于中移动的信息,发现其中的问题也不少。这些问题可能不只中移动有,但是 中移动的问题是有代表性的。

很多企业(包括政府机构)在推动标准和平台战略时,往往为为标准而标准,而没有基于用...

Read more

腾讯走到十字路口


马化腾不是第一次减持股票。但是7个交易日下跌超过15%,市值缩水超过400亿港元不常见。除了难为人知的投资操作。市场环境的变化应是其中症结。

坊间有戏言,“腾讯,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起诉。”,尽管马化腾以及他的产品经理团队在产品开发能力上令人称道,有投行也比较其余Facebook的获利方式,称其创新。但是腾讯的制胜从来不是产品创新,而是人口红利和市场环境。

何为人口红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变化,在从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中,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龄化速度,从而使得有一段时期劳动人口对少儿抚养与对老年的抚养都比较低,从而形成人口机会窗口,也称人口红利。(维基百科)...

Read more

没有隐私的互联网一代


2003年之后出生的一代人,无可避免的成为互联网一代。他们不再剪报查资料,而是到互联网上去搜索;他们多数人不再有通过中国邮政的笔友,更多的是QQ上的好友。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将是没有隐私的一代。

Tim O' Reilly在2004年召开第一次Web 2.0大会之后,Blog、视频分享、图片分享和SNS这些概念逐渐流行,相关网站也越来越多。毫无疑问,这些工具都是易用和好用的。所以,这一代人的父母,就是在用这些Web 2.0手段记录互联网一代的成长。这些记录事无巨细,包括他们的名字、小名、年龄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他们的饮食习惯,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对他们的未来期待。


这些信息不仅是文...

Read more

百度手机操作系统和它的蓝海


百度虽然财报依然表现不错,但是李彦宏的内心可能并不平静,一方面CCTV正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另一方面它在中国的老对手谷歌,在业务创新已经走的很远。

百度依然非常依赖搜索关键词广告,谷歌也如此。但谷歌正在逐渐超越纯粹的搜索,而是变身为一家云计算公司。

谷歌正通过一系列免费服务,占领用户的PC和手机,未来还会有电视,没准包括路牌广告,然后再考虑植入谷歌的广告服务。从这个角度讲,百度目前的业务确实有点out,起码在此时,百度的框计算面目仍不清晰

所以,百度涉足手机操作系统、浏览器或者中间件市场都不奇怪,百度需要它的蓝海。但是如果百度真的进军手机OS,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定位。

在...

Read more

苹果vs诺基亚:战术击败战略


通常分析苹果的成功原因,会认为苹果在战略上先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和手机应用程序的作用;而对诺基亚的失败,则自然将其归结于战略上的短视。——可事实恰好相反

(文章发表于《财经国家周刊》)

诺基亚的市场地位正在节节下滑。

今年7月,诺基亚公布了其第二季度运营财报,净利润为2.27亿欧元,与2009年同期3.8亿欧元净利润相比,下降40%。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根 据IT数据调查公司Gartner的统计报告,诺基亚Symbian系统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06年统治性的73%,下降到目前的34%,平均 每年下降10%。

导致诺基亚衰退的根源正是苹果。尽管苹果的iPhone手机只占...

Read more

击败iPad2的五种方法


这是一个哗众取宠的标题,实际上,iPad2已经不可能被真正打败。

原因很简单,不论iPad2,实际上iPad2的前身iPad1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自ipad1发布以来,苹果占据了超过80%平板电脑市场份额,在过去的一年中,iPad一直是消费者在平板设备的第一选择。

而在有力竞争对手刚刚要浮现之时(比如摩托罗拉基于Android3.0的xoom)而更薄、更快、更轻的iPad2快马杀到,再次在硬件各种指标上秒杀对手,更不用说庞大的应用商店的软件支持,这是竞争对手完全无法比拟的。

所 以尽管竞争对手正蜂拥而至,苹果在平板电脑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下降,但是iPad2的第一选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