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只琢磨事,有的人只琢磨人,有的人既琢磨事又琢磨人。
只琢磨事的,你让他琢磨人,可能比较难,他不但不听你的,反而瞧不起你,说你不君子。只琢磨事的人,大多清高、自负、自恋、自以为是,他们喜欢认死理,特别较真,好象别人都做不好事情,只有自己的想法、方法才是最好的,其他人都是庸才。
只琢磨人的,你让他琢磨事,他没有耐心,他们会把那些只琢磨事的人称作呆头。琢磨人的人,善于察颜观色,进退自如。这些人不太讲原则,喜欢趋炎附势,因此,常被君子所不齿。
只琢磨事的一般看不惯琢磨人的,而琢磨人的往往会反问琢磨事的:“谁不想把事做好?谁做事没有自己的方法?你...
作者文章归档:胡明泉

二十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财务工作经验,八年以上的大型企业首席财务官经历,主导过各类财务核算方案和财务管理案例,如制造业、零售业、房地产业、进出口业务、大型在建工程相关财务核算问题的解决方案、大型税务筹划、母子管控模式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内部市场化管理、大型在建工程的财务管理、企业绩效管理、内控流程和制度的建立、大型ERP软件的实施和开发、重大并购和重组、子分公司的筹划和设立、企业清算、各类性质的融资、IPO筹划等,对财务理论及企业管理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独到的研究和见解。
所撰写的文章经《中国房地产》、《现代国企业研究》、《中国金融文库》》、《中金在线》、《中国管理抟播网》等过100家杂志(网站)刊登(转载)和收藏。
个人邮箱:humingquan@live.cn
应交增值税的期末结转
关于增值税的期末(包括月末和年末)结转,特说明如下:
一、月末结转时,凡有应交增值税,均应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帐转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帐上。
转入未交增值税时 :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交税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二、年度结转时,对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余额,作结平处理。
例:A企业2010年末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分别为进项税额800元,已交税金500元,转出未交增值税200元,销项税额1500元, 则,2...
劳务派遣中要注意的问题
劳动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实际工作中,劳务派遣人员的比例逐年扩大。劳务派遣在某些行业和部门已成为常态的、主流的、长期的、固定的用工形式。
一、劳务派遣收入的征税问题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第三条第十二项规定的内容,即“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
现金流量表编制过程表
如何选择的暂估冲回方法
很多会计人员问我暂估回冲方法的问题,在此,我做一个简单介绍:
暂估是因为采购商品或劳务,未能及时取得发票造成的。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准确预知开票的价格的;另一种是不能准确预知开票价格的,例如,没有合同,或者合同上规定了很多变数,这些变数是否发生难以准确把握。
暂估冲回是与我国的发票制度相关的。在我国,会计成本、费用的确认必须依据发票进行,暂估成本是没有发票的情况下确认的,所以,不是税务最终认可的成本、费用。为此,我们须按规定对暂估予以冲回,以便根据相关发票重新做账。
为此,财务上(或者ERP系统上)都对暂估...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一)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取得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贷:银行存款
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初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企业按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借记&l...
在中国,一元钱能做什么?财务战略思考
本文从网络整理,通过一元钱的投资案例,分析财务战略问题,以供读者。
一、有人问一元钱在中国可以干什么,最牛的回答出现了!
1、拿着一块钱,找道上的兄弟买张五十的假钞;
2、拿这五十块去小学门口的书刊亭打电话,从老花爷爷手里得到49块6毛真钱;
3、到地下市场买黄盘,还价4毛买到9张,剩五块乘最破的长途到附近的县城,以每张15块的价格卖掉,得135元;
4、回程5元,到小商品批发市场买学生用的笔260支,到学校门口摆摊,以一枝1.5元卖掉,得390;
5、和道上兄弟打麻将故意输100,从其口中得知...
总分机构年终处理及报表办法
企业家与企业人才
一、企业的发展靠企业家的识才和用才
秦国为什么能走上强国之路,是因为商鞅的“大才”?然!但不尽然!我看,更重要的是秦孝公的“大志”、“大量”和“大慧”。没有秦孝公的远大志向、没有秦孝公海纳百川的气量、没有秦孝公赏识英才的慧眼,秦国的强国之路就无从谈起!企业家要把公司做大做强,应当每天自省:我是否具备了秦孝公的三大——“大志”、“大量”和“大慧”!
国人传说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