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继兴

刘继兴,生于197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人文系马列哲学本科专业,喜欢“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人生大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擅长挖掘书本背后隐藏的东西,尤擅在茫茫学海中探幽发微。十余年来,在文、史、哲以及美学、传播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传媒资深人士,文化实业家。先后担任数家都市类报刊的常务副社长、常务副总编,现任报社执行总编、景区董事长等职。现定居太原。

四大名著与企业班组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班组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班组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班组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昨天下午,应山西移动太原分公司之邀,我去该公司为其基层的60多名班组负责人做了主题为“四大名著与企业班组文化创新”的演讲,演讲从下午三点开始,接近6点时结束的。

 

读书使人明智,鉴往可以知今。在广大读者非常熟悉的“四大名著”中,蕴含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降妖除魔的故事、一场场气势磅礴的军事战斗、一位位除暴安良的英雄好汉、一出出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更包含着中...

Read more

史上最长寿者竟然活了257岁


    人们普遍认为彭祖是历史上最长寿的人,《国语》和《史记》上都有记载传说他活了八百年。

    彭祖是上古五帝中颛顼的玄孙。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到殷商末纣王时,已七百六十七岁,相传他活了八百多岁,是世上最懂养生之道、活得最长的人。他的养生之道被后人整理成为一部《彭祖经》传世。
  其实这是个认识误区,历史上真正最长寿的人并非彭祖。之所以产生这个认识误区,皆因我国远古时对年的计算没有统一的标准。彭祖生于四川彭山,长于彭山,晚年终老于彭山。在彭山一带的乡间至今流行一种“小甲子”计年方式,即六十天为一年。刘继兴考证,从孔子...

Read more

史上惊心动魄的六局棋


围棋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娱乐项目,历代都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有关下棋的故事。史上有这么不寻常的六局棋,读来让人惊心动魄。

 

其一:东晋时期,爆发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淝水之战。东晋以八万人马,打败了号称百万人马的前秦八十万大军。当捷报传回建康的时候,谢安正跟朋友下棋,他随意看过后,便搁置一旁,继续下棋,似乎一切皆在意料之中。友人相问,他只是淡淡的说没什么,只是小孩子们已经把敌人打败了。《世说新语》是这样记载此事的:“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难怪古语说,胸有惊雷而面如...

Read more

超级美女特工演绎红色传奇


陈赓大将曾说:“慕兰的一生是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反映。” 陈赓所说的“慕兰”,就是中共早期的妇女运动领袖和特科重要成员黄慕兰。黄慕兰原名黄彰定,又名黄淑仪、黄定慧,出身于湘中名门,父亲曾任长沙岳麓书院主任教习,是谭嗣同、黄兴、蔡锷的儿子等的老师。1926年,年仅19岁的黄定慧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北伐前夕在武汉投奔革命。

 

黄慕兰天生丽质,长得非常漂亮,而且秀外慧中,能力强,有魄力,曾给不少国共高层人士留下深刻印象。1927年三八节,武汉举行了几十万人的庆祝大游行,国共两党的名流如宋庆龄等全部到场,那年刚20岁的黄慕兰是大会的主席。

   &nbs...

Read more

抗战期间的汉奸政权有多少?


   汉奸一词,臭名昭著,其在《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抗战时期,一些躲在阴暗角落里的民族败类沉渣泛起,他们认为日本经济发达,势力强大,中国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打是打不过的,于是丧失民族气节,背叛祖国,卖国求荣,先后在东北、华北、南京、华中、内蒙等地建立起一个个汉奸伪政权,充当敌国侵略的工具。致使在抗日战场上,为日寇作战的伪军超过百万之众,人数之多,犹如过江之鲫。

    抗战期间,先后共出现过七个伪政权。

 

 &...

Read more

中外文学名著中的败笔


被人们视为阅读经典的文学名著中,也难免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今从古今中外的七部文学名著中找几处作者的败笔,与诸君共同探讨。


施耐庵的《水浒传》在描写潘金莲害死武大郎的时候,说潘金莲在武大的药里下了砒霜,想毒死他,结果由于药变得太苦,武大郎无法喝下去,最后不得不强行给灌了下去,并把他用被给捂着闷死了。

 

其实,这是一个败笔,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样写是错误的。因为砒霜溶于水后是无色无味的,药里绝不会因为有了砒霜而变得太苦!砒霜作为古代常用的一种毒药,如果像《水浒传》里写的那样,一放进去就苦得不能喝了,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被毒死呢?大家都知道砒霜是毒药,其实,很少有人知道,...

Read more

叛变投敌的红军最高将领是谁?


    艰苦卓绝、风雨如磐的红军时期,由于反围剿的失败和对前途的渺茫,一些红军将领革命意志动摇后变节投敌,如湘鄂赣边区总指挥兼红十六军军长孔荷宠、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委陈洪时、闽浙赣省委书记兼闽浙赣军区司令员曾洪易、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彭祐、新红十军副军长倪宝树等等。其中,地位最高的当属时任中央军区参谋长的龚楚(曾任红军总司令部代理总参谋长一职)。他的叛变投敌,给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特别是给赣粤边区的我党武装力量造成了重大损失。

    龚楚,又名龚鹤村,广东乐昌人。1901年1...

Read more

“东西南北人”的奇闻趣事


    以一袭破旧的马褂、一顶瓜皮小帽压着的长辫,以及关于缠足、纳妾等奇谈怪论闻名的旷世怪杰辜鸿铭,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东西南北人”。他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11种语言,曾同时为操六种语言的银行团当翻译,被孙中山、林语堂称之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

    其时的许多大名人均很佩服辜鸿铭,对之无不溢美。李大钊说:“愚以为中国2500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20世纪之世界。”林语堂这样评价他:“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其右。造词、用字,皆属上乘。...

Read more

冯玉祥关于反拆迁的妙论


“拆”,是指将土地上原有的建筑物或其他必须拆除物拆除; “迁”,是指对原土地使用者的暂时或永久迁移,将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如今,由于一些地方在拆迁时行为粗暴,且安置不给力,致使拆迁已经成为了一个声名狼藉的词。李承鹏以“暴力拆迁”和“抗拆迁”为主题的小说《李可乐抗拆记》出版后,更使拆迁这个热词火上浇油。博主刘继兴不禁想起了民国年间冯玉祥将军关于拆迁的一番宏论,写来与各位看官分享之。冯玉祥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6月6日,南京被定为特别市,刘纪文成为南京建市后的第一任市长。刘纪文是宋美龄的初恋情人。1914年,刘纪文曾从日本去美国看望在哈佛大学念书的好友宋子...

Read more

最具传奇色彩的开国大将是谁?


    在我军的高级将领中,陈赓大将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生性幽默诙谐的陈赓曾这样说自己“显赫的经历”:“我和毛主席是老乡兼校友,和彭德怀元帅在一个团当过兵,救过蒋介石的命,周总理和邓大姐结婚我出过力,指挥林彪打过仗。”“我虽然是个大将军衔,但是当年却是当元帅般神气,统帅过2位上将和一位大将。”(陈赓在红四方面军任红12师师长时,下辖3个团:红34团、35团和36团,其中红34团团长为许世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红35团团长为高绍先,1932年在红安作战中牺牲;红36团团长为徐海东,1955年与陈赓一起被授予大将军衔。另外,在陈赓的战友中还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