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齐栋梁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主要从事于管理经济问题理论研究. 主要课题包括管理理论发展、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生产管理、我国银行发展课题、信息化、投资理论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的问题、企业问题中的组织行为研究、质量管理理论与我国企业的相关性、以及入世后我国产业发展情况研究等问题。 目前主要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产业经济与我国农村经济规模区域化问题。 MSN:donglianglunyu@hotmail.com

禽流感疫情不可夸大


禽流感疫情不可夸大

THOMAS ABRAHAM


世界即将遭遇一场流感大流行,全球数千万人将因此丧生,世界经济也可能被破坏,这一观点正在成为常理。无论是美国总统,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都明确表示,这场“生物海啸”不会放过任何人,世界各国都必须作好准备。

没人能否认为可能的灾难未雨绸缪的必要性,但这一次,警告的规模似乎超出了威胁的大小。

人们忘记了,战后世界已挺过了两次流感大流行:1957年的“亚洲型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型流感”。造成两次流感的现象,与科学家们担心现在会发生的现象相同:禽类与人...

Read more

管理故事这样讲系列之(十一)


管理故事这样讲系列之(十一)

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沟通,但是由于管理的业务载体及流程的复杂性,使得沟通有的时候成为管理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沟通包括一方信息的传达,传达渠道,另一方接受信息的完全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双方沟通的基础,即为什么沟通,凭什么沟通。

让我们来看一个交换苹果的故事。

两个干同一个工作的人,结果效率很低,他们就找到一个智者,去寻找答案。智者给了他们一人一个苹果,让他们交换。然后智者问他们,交换以后,你们各有几个苹果呢?两个人答道,还是一个人只有一个。然后,智者告诉他们,你把你的想法告诉对方。然后智者问他们,现在你们的想法同原来相比怎么...

Read more

人民币继续升值并非出路


人民币继续升值并非出路

ftchinese Avinash Persaud


最近,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John Snow)强烈要求中国进一步放宽人民币的每日交易区间,他强调,人民币升值是调整全球失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赤字国家的许多评论员也持相同观点,当然,最热切的是全美制造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S Manufacturers)。多数人主张,美国也必须削减财政赤字,但如果削减赤字的同时,亚洲的货币却没升值,那么世界将陷入衰退。言下之意是,亚洲应该先履行自己的义务。从基本上未被重视的亚洲角度看,这种惬意的共识是错误、自私和危险的。

...

Read more

中国风险创投业:内外有别?


中国风险创投业:内外有别?


金融时报 弗朗西斯科•格雷拉(Francesco Guerrera)、叶之宇(Andrew Yeh)


在所有依靠政府行政命令才得以建立的行业中,风险创投业看上去不像是其中之一。

基于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前者有远见但缺资金,后者则既有资金又甘冒风险,因此而形成的风险创投产业不善于受国家官僚机构的严格规管。

但是在中国,权力强大的国家发改委(NDRC)似乎已决意创建国内的风险创投龙头企业,做法是为它们提供比外国竞争对手更优惠的待遇。


正如《金融时报》昨天报道的那样,作为中国最高经济规划部门,国家发改委已发布有关规定,旨在鼓励风险创投...

Read more

面对新的管理者,员工该如何点火?


面对新的管理者,员工该如何点火?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关于新任管理者如何处过过度期的文章书籍一抓一大把,比如按兵不动,只听不言,相机而动,抓突破树典型等等,不一而足。但是面对新来的领导者,员工该如何办呢?面对新管理者们的“三把火”,员工该点什么火呢?这方面的著作很少见,而情况却比新管理者们要复杂的多。

面对新的管理者这段时间是一个很烦躁的时期,各种小道消息是满天飞舞,旧管理者的红人地位更加尴尬,而没有受到旧管理这宠爱的一些人又摩拳擦掌,面对着这个未知新来的管理者或许有新的一番作为呢,而更多的人是千方百计的打听新领导者的一些信息,从这个新管理者的个人背景、工...

Read more

齐栋梁 一周经济评论(2005.11.14-2005.11.20)



 


一周经济评论(2005.11.14-2005.11.20)

中央财政决定明年增加200亿,兜底农村孩子学杂费,这么点钱真难啊,但有总比没有强啊。APEC防控禽流感谈的最多,可是禽类是一点都没吃。TVB38周年台庆,发现也成了昨日黄花,风采已消失大半。上个周末颁发金马,当舒淇激动流泪的时候,人们都说这个奖来的有点迟。彼得•德鲁克老爷子上周去世了,这周被国内媒体热吵了一番,倒是真有点迟了,但毕竟是来了。当曾庆红高度赞扬胡耀邦的时候,嗅觉敏锐的人也意识到一些东西要来了。布什也来了,在大谈民主后,骑着车子在北京遛弯,让人想到一个问题,要是当年坐马车,小布什是不是...

Read more

张五常评丁学良与邹恒甫:经济学家可数乎?


张五常评丁学良与邹恒甫:经济学家可数乎?

 

前些时同学们纷纷传来两篇关于中国经济学家的文章,问我意见。本想立刻动笔,过瘾一下,但搁置了。今天晚上要动笔,却找不到该二文。那也好,不记得谁是谁的名字,写争议性的文章最着数。

记得一篇是访问香港某经济学教授,他说今天国内数不出五个经济学家。另一篇是访问武汉某经济学教授,他说某某人是九流,他自己和某某是三五流,其它的都不入流。(记得该文,因为发言者手下留情,放过了我。)综合起来,此二君是说,神州大地的「经济学家」少得可怜。

是经济学的尴尬吧。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破了人类历史纪录,但入流的经济学家不容易数出来,经济这...

Read more

中国何时出现管理大师?缅怀彼得•德鲁克


中国何时出现管理大师?缅怀彼得德鲁克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九十六岁生日的前八天毫无预兆的逝世了,国际媒体都大幅度予以报道。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媒体也对这个外国老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生平及评论文章大幅度的出现,讲述着东方对这个高寿的老人的追忆。

 

彼得•德鲁克在西方来说是一个与学院派不合的人物,虽然在人们中的地位颇高,但是有名的高校都没有给予其以相应的待遇,最后一个中等规模的商学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在那里他度过了他的余生。一生他撰写了约40余本著作及上百篇文章,几乎都成为管理的经典。

 

管理学在中国来说,虽...

Read more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祭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祭

如果年轻的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今天执教于一家顶级商学院,他可能连助理教授都不够资格,更别提终身教职了。这位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管理学思想家于上周辞世,享年95岁。他不愿参与学术界的游戏。他拒绝在晦涩难懂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不用冗余的数学填充论文,同时由于理解管理学需要广博的知识,他也不愿限制自己的视野。

对学院派而言,这意味着德鲁克的著作不够严谨。不错,他有着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但是,在他的著作中,何处用过抽样方法和统计回归呢?一位宁愿为报纸撰稿、也不愿在《国际经营与生产管理季刊》(Internat...

Read more

齐栋梁 一周经济评论(2005.11.7-2005.11.13)


 

一周经济评论(2005.11.7-2005.11.13)

 

11.11日,光光节正大光明的走向了人们,但是多少让人感觉到,现在的人少了个人的思考,虽“20有40岁的智慧”不那么惹眼了,但是也没有了单身贵族的味道。同日晚,五个福娃面世了,五个福娃据说利润可以突破3亿美元。当看到是五个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但仔细看福娃,发现都是小女生,难道里面也有性别歧视?成龙首“啃”金鸡,让人觉得有点勉强。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11日“因自然原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