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希我

出生于60年代,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90年代赴日本留学,曾当过教员,杂志社编辑.也曾在东京的一些酒吧.大型夜总会.赌场及码头混职.现在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回国后一度为自由撰稿人,现为某杂志编辑。有作品百万字,散见于国内国外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饥饿》、《放逐,放逐》,小说集《我们的苟且》、中篇《我的补肾生活》中短篇小说《去偷,去抢》《又见小芳》《遮蔽》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并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奖项,两度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曾被《中国图书商报》评为2003年度中国文学新锐人物。香港《凤凰周刊》称其作品是“活脱脱人性阴暗的浮世绘。”

三岛由纪夫的行为艺术


                

    我说过,男子汉分为两种:一种是表现型的,比如戏子,乃至那些很招人眼球的所谓英雄好汉。也许他们卸了妆,或者回到他们私人的空间里,或者遇到真正的挑战时,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另一种是实质型的,他们中间很多人的外表,甚至没有达到作为男人的基本要求,比如个子不够高,身体不够强壮,神态也不英武,既不帅也不酷,但是他们却默默地、持久地,或者在关键时刻撑起一片天。
 &nb...

Read more

我想知道作家说了什么?


    上海大火,举国震动。上海人走上街头了,中国人喜欢拿上海人开涮,但实际上,上海人在很多时候是做得很漂亮的。倒是北京人这些年把“高等奴才”当得很惬意。
    当然这里的上海人不包括一些上海名人,比如余秋雨、周立波等。周立波(非《暴风骤雨》的作者)是戏子,本非同类。余秋雨虽然是写东西的,但是我也不指望他能说出什么,应该还是“含泪劝告”吧。我不满足于几个韩寒,我想知道的是,在这场大火中,其他上海作家,乃至全中国作家,你们说了什么?
    我这么发问,也许会闹笑话。人们会想...

Read more

日本人的洁癖(六)


    我手头上写的长篇小说《移民》,里面有个日本人叫渡边的,是白领,是我在日本期间再熟悉不过的典型的日本人。其实在当时,我就在随身带的笔记本里给他画了速写,其中心词就是“精致”。
    精致,并不只是“小”,把日本人趣味理解成“小”是片面的。与其说日本人喜欢“小”,勿宁说日本人讲的是“精”,精到极致,不达完美绝不罢休,也就是“洁癖”。
    中国人喜欢嘲笑日本人,谓之“小日本”,得意于自己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殊不知,日本虽然地不大,但能够极其有效而且科学地利用;本土的物产不多,但却物质极...

Read more

日本人的洁癖(五)


    刚从新疆回来,被邀请参加了一个回族文学座谈会。我不是回族,是作为特邀的。在这之前,对回族,乃至穆斯林,好像很知道,但其实并不了解。平生第一次跟这么多穆斯林在一起,感觉很新鲜。特别是他们对清洁的要求,让我惊叹。比如一日三餐,在我看来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也是可以随意对付的,但是在他们却不能,不能吃“不洁”的食物。所谓“不洁”,即是没经过阿匐的手,或者未曾行某种仪式的食物。人总要出行,所遇到的食物,又如何鉴定其“洁”与“不洁”?又何况,还有逃亡的时候。在逃亡途中,又如何保持?但是他们是坚决要保持的,因为清洁,已经上升到了信仰的层面。
 &nbs...

Read more

日本人的洁癖(四)


    说起日本人爱清洁,中国人就不服,说中国人也爱清洁,比如做卫生。
    我小时候,学校经常响应号召,停课“大扫除”。看似把卫生都重视到了学习之上了,但其实是为了检查。单位、学校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很有意思,“卫生”居然跟“爱国”联系起来了。单位、学校之外,居住的社区也做卫生,居委会大妈挨家挨户通知,上头发号召了,要检查卫生,定个时间,大家一起出来做卫生。其实所谓出来做卫生,不过是把自家门前的卫生做做罢了,远离家门的,由居委会的人做,或者他们找人做。
    中国人的卫生,...

Read more

“反盗版”,在中国应当缓行


    “盛大文学”联系我,说要起诉“百度”,他们已发起了“反盗版宣言”,据说有近百位作家参与,希望我也加入。我历来警惕“大合唱”,但对盗版,也确实深恶痛绝。就在上个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时,主办方把搜集到的我的书排成一溜,远远觉得有的很面生。到被要求签名时,才看到那是盗版,弄得主办方也很尴尬。
    盗版确实令人痛恨,但回头想想,我的知识相当部分却来源于盗版。假如只靠正规出版,也就是正版的出版物,恐怕我的知识相当欠缺,甚至很多是错误的。当年到国外,虽然我已在国内读到了大学毕业,但真有仍是白痴的感觉。所以我说,中国人没有出过...

Read more

日本人的洁癖(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日本人更是。这美,其基础是“洁”。我甚至认为,日本文化是以“洁”为根基的。当然这又可能伤了中国人的自尊心,中国人坚定地认为,日本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特别在现在中日关系敏感的时候,假如不把日本人证明为儿子孙子,那么对日本人就更加无可奈何了。但是自尊心不是建立在不顾事实、自我陶醉的基础上的,更不是建立在越俎代庖的基础上。
    有人要证明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就津津乐道于他们使用了汉字,他们的文字是来源于中国。但是文字只是外壳,内核的是语言,他们的语言是干净的,绝没有中文那样污语遍地,“国骂”张口...

Read more

“性”就是政治——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演讲


    我想说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2006年1月,我的小说《抓痒》在花城出版社出版,一个月后就被查禁了。当时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在中宣传部的一次会上,指其为色情。同时被禁的还有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因为同在花城出版社出版,《抓痒》是花城社出的书,《为人民服务》是在花城社办的《花城》杂志上发表,又同是一个责任编辑,所以出版社和编辑遭受的压力非常大。《为人民服务》是被指为政治问题的,《抓痒》则是被指“性”。当时出版社里有人说:因为出《为人民服务》被整,不亏,因为出《抓痒》被整,可能难以翻身了。因为前者是政治原因,后者是“性”原因。经过几十年的政治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