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鞠川阳子

复旦大学硕士,日本养老产业专家,第一财经学院特聘教授。被称为“在中国倡导银发产业商业化运作第一人”。——《上海金融报》

鞠川阳子率先推出的“银发产业的三维产业链理论”把银发产业的本位、相关、衍生产业作了梳理,分析了银发产业的经济波及效果,以及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近期逐渐成为市场热点,受到广泛关注。——《证券之星》

现任阳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该公司从事专业养老地产的投资策划、规划设计、管理输出、养老产业专业人员培训、相关的管理软件开发等业务。
MSN:yokomak@hotmail.com
鞠川阳子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zijp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angzijc

中国老年公寓:挂羊头卖狗肉?


  作为一个普通的客人,我访问了杭州郊区一家卖得很火的“老年公寓”。这个在翠绿山脚下的红顶白墙的多层小区,远离尘嚣,远远看去很是抢眼。宽敞的门厅,说是为了停车方便。接待大厅很像一般的售楼处,虽然是周末,四五人一群的老年“买家”有好几桌,在激烈地讨论这房子的朝向、房型的问题。这里是50万元买50年使用权的老年公寓,在一年间已售出三分之二。

  我在参观住宅时发现,原来这是粗装修交付使用的房子,只配备了最简单的设备,家具、家电和生活用品全都需老年人自己带来。玻璃门的浴室只有一个淋浴头,更不要说防滑地砖、无高差、无尖角、预留轮椅旋转空间等专...

Read more

空巢老人的孤独生活——《理财周报》2010-1-25


空巢老人的孤独生活——《理财周报》2010-1-25

作者:鞠川阳子

    李老先生和李老太太是伟大的中国父母的代表,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然后又在中国的留学大潮中,倾家荡产地一博,把儿子推到了“国际舞台”上,这才尽完了“父母之责”,松了一口气。如今儿子已经在“发达国家”安家落户,娶了金发太太,再回中国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了,为此,李老先生夫妇不但无半句怨言,而且还引以为豪。

  去年3月,年已65岁的李老太太突然中风,一下子变成了卧床老人,需要全护理,这下可急坏了李老先生,他速成地自修了买菜、做饭、洗衣等家务活,还要学习如何照顾卧床老人的基本护理知识、急救...

Read more

日本工薪夫妇怎样算养老金账—《第一财经日报》201019


 
 
日本工薪夫妇怎样算养老金账—《第一财经日报》2010-1-9
作者:鞠川 阳子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01-09
 
 

  在近期的一本日本财经杂志上,一张摆放了一片鲜绿的树叶和一片枯黄的落叶的照片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这片绿叶上画了日本1950年的人口结构图,在那片枯叶上画有日本2055年的人口结构预测图。在已经自诩“老人国家”的日本,“老后资金”、“退休后生活”、“第二人生”等已经是街头巷尾必闻的话题,...

Read more

单身赴任族的熟年生活 —《理财周报》2010-1-11


    单身赴任族的熟年生活 —《理财周报》2010-1-11

          理财周报特约作者:鞠川阳子

    矢坂先生已经退休了6年了,本来以为终于可以同家人团聚了,享受一下子孙满堂的快乐,可是他却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去“家”了。

  在东京、大阪这样的城市里,很多的工薪族男士是单身赴任(中国叫分居两地),有的是因为买的房子在其他的地方,有的是因为城市里的生活费太高,没办法把家人带来城里住。也有很多人是每天凌晨乘坐2个小...

Read more

鞠川阳子:养老地产市场萌动 刚性需求支撑成长


鞠川阳子:养老地产市场萌动刚性需求支撑成长——《第一财经日报》2010-1-22

       作者:鞠川阳子                       来源:

“养老产业?等到中国也进入老龄化时,大家才会关注吧。”又从一位著名基金经理口中说出来的这样的话,让我很是无奈。

  一直被称为“银发产业传道士”的...

Read more

中国有养老地产了吗 ?


  中国有养老地产了吗 ?——《第一财经日报》2010-1-22

  作者:鞠川阳子

  “养老产业?等到中国也进入老龄化时,大家才会关注吧。”又从一位著名基金经理口中说出来的这样的话,让我很是无奈。

  一直被称为“银发产业传道士”的我,都有些不想再继续同他对话了。习惯于赚快钱的中国商人们,似乎永远把眼光盯在地产、连锁商店、私立医院等能快速回笼资金的行业上。养老业?很多人听了还很不以为然。

  2009年年末,一个知名地产公司找到我,说他们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已经3年了,并且给我展示...

Read more

空巢老人的孤独生活


  李老先生和李老太太是伟大的中国父母的代表,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然后又在中国的留学大潮中,倾家荡产地一博,把儿子推到了“国际舞台”上,这才尽完了“父母之责”,松了一口气。如今儿子已经在“发达国家”安家落户,娶了金发太太,再回中国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了,为此,李老先生夫妇不但无半句怨言,而且还引以为豪。

   去年3月,年已65岁的李老太太突然中风,一下子变成了卧床老人,需要全护理,这下可急坏了李老先生,他速成地自修了买菜、做饭、洗衣等家务活,还要学习如何照顾卧床老人的基本护理知识、急救知识。最为辛苦的是带李老...

Read more

养老地产市场萌动 刚性需求支撑成长


  “养老产业?等到中国也进入老龄化时,大家才会关注吧。”又从一位著名基金经理口中说出来的这样的话,让我很是无奈。

  一直被称为“银发产业传道士”的我,都有些不想再继续同他对话了。习惯于赚快钱的中国商人们,似乎永远把眼光盯在地产、连锁商店、私立医院等能快速回笼资金的行业上。养老业?很多人听了还很不以为然。

  2009年年末,一个知名地产公司找到我,说他们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已经3年了,并且给我展示了他们的一些研究报告和结果。我这才知道还是有善于洞察新商机的地产商的。

  他们最早关注到这个将养老产业和地产开发结...

Read more

心的归宿地:老年“下乡” —《理财周报》2010-1-18


心的归宿地:老年“下乡” —《理财周报》2010-1-18

理财周报特约作者 鞠川阳子

  西卫门先生是典型的东京人,总是一身西装革履,口袋里插着白丝巾是他的标志性穿着,说话前总是先瞄一瞄周围人的脸色,在上司跟前点头哈腰,在下属面前也会来一通狐假虎威;下班后在著名的涉谷街上游荡,居酒屋、卡拉OK里更是他“根据地”。见过西卫门本人的都不会相信他会同乡下有何关系,其实在22岁之前的他是质朴的广岛县乡下人,40年的“城市化”生活把他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东京绅士”!从乡下带来的太太跟不...

Read more

"老"同学


    没想到30多岁又回到校园,而且还是同学中"年轻"的,"老"同学们很有长者风范,把经验拿出来同大家分享。平时上课,聚餐时,大家总是嘻嘻哈哈,不分长幼,每到案例分析时就会感到"姜还是老的辣!"。老同学的经验真的是用时间换来的。
    老同学中有官员,本来对官员是敬而远之的,却从未感到他们同别的同学有何不同。一样老老实实听课,做作业,考试。课间同样说说笑笑。而且,他们的幽默为紧张的课堂带来了笑声,让大家偷时间休息一下大脑,老师也趁机喝口水。
    每门课程高度挤压成4天的集训,对大脑真是一个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