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党生

中华大地,西高东低,大河东流,趋势也!何老师也, 日食无米之炊(读书),无字之书(思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头脑里奔跑思想千军万马,述而不作。

从美国20世纪60年代反贫困斗争看中国的“三个光荣”


      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头号大国。从1945年到60年代初 美国国民经济总值增长4倍,人均收入增长了2.5倍。以1954年不变货币计,美国国4口人家的收入,到1960年已达到6193美元,而当时的贫困线为3000美元,当时的美国已经是一个“丰裕社会”,也就相当于今天中国人说自己的“小康社会”。

     但是,当时的美国人民生活的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贫困差距反n而在进一步拉大。比如,到1962年,穷人家庭收入在全国家庭收入中的比例,不但...

Read more

新中国成立70年的世界历史意义


  学习党史今天我们讲新中国成立70年世界历史意义。70年的新中国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懈的历史。讲党的100年历史,就是要深刻认识新中国红色政权来之不易;讲新中国成立70年的世界历史意义,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要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四个层面上着力。

  再推荐一本书,《新中国70年》。今天,我是假定大家读过了这本书,然后开始来听我的课的。这本书很厚(新华书店里可以看到),但它的线索很清楚,就是中国人民70年的三个阶段,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带着辛亥革命还...

Read more

”仁者无敌“的三种做法方法


  “仁者无敌”的做事方法,原来有这“三把金钥匙”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何老师,今天,我们讲如何通过心学的修炼,养成做“仁者无敌”的做事方法。

  “仁者无敌”,是儒家形而上学,是天道、天性。天道、天性与人道、人性是相通的,“仁者无敌”要贯彻到形而下“息有养、瞬有存”的地步,就是贯彻到人生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的瞬间之间,才能成正果。

  修炼“仁者无敌”,必从具体之事入手,此乃下学而上达。

  一是做任何事不要...

Read more

七一前,何老师讲安徽的著名红色史迹


何老师七一前,讲安徽的著名红色史迹

何老师说话2020-06-18 11:18

有建党99年之际,我们来看重温99年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爱党爱国的热情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实际行动。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位于肥东县撮镇瑶岗村。

  1949年4月初,邓小平、陈毅、饶漱石等率渡江战役总前委机关和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

Read more

穿越2500年,孔子会对宅的中国,说哪三句话


  公元2019年末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降临在中国、湖北、武汉。1月23日,也就是这一年的大年三十的前一天,腊月二十九,武汉市宣布正式封城,一夜之间这座千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大都市,就被彻底封闭起来了,全力抗击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大疫情。关闭武汉这种超大型省会城市的对外通道,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头一遭,14亿中国人或自愿或“被迫”选择的生活方式,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头一遭,真难为武汉、难为湖北、难为中国了!不是我们心狠,是形势发展得太快,疫情每一天、甚至每半天带给人们的感受都不一样,中国必须与病毒的扩散赛跑,拿出坚决措施...

Read more

 “此花不在你心外”,用量子物理这样透解


 先生游南镇[即会稽山],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寂静];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显现出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阳明先生游南镇,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县会稽山。有一位友人指着岩石中开花的树问道:“先生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这里有一颗树,在深山之中开花,此花自开自落,跟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

Read more

什么是中庸?怎样做到中庸?


      中庸之道的精髓,就在于做人、做事,要做到恰恰好符合宇宙黄金分割,也就是是数学黄金分割率那个点。

 

真传一句话:什么是中庸?怎样做到中庸?

 

 

   如果把为人处世的最佳境界叫做“至善”,称为“1”的话<至善是中国儒家的一个概念,不深究了,大家可以望文生义式地理解>,

中庸之道就是把这”至善“的境界,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所做人做事,做到符合宇宙的黄金分割点上,比如你可以拿捏着把做人做事做到0.191、0.382、0.618、0.80...

Read more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有多重要


 

毛泽东有句名言:“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从小——那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从老师、父母那里听得耳朵磨出茧子了。这句话,大概是是毛泽东当年在给雷锋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的感言,并没有写在毛的文章中。可能是人们在编《毛主席语录》时, 有了这句话。

后来,我读《毛泽东文选》,意外地读到了这句话。原文是这样说的: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

Read more

讲谈《传习录》241:以纯乎天理的良知之心读书


 

 何老师说话 2019-12-31 05:49

 问:“读书所以调摄此心,不可缺的。但读之之时,一种科目意思牵引而来,不知何以免此?”

明白读书是调习自己心的为己之学,它必不可缺,但每每读书之时,科举考试的功利念头又参杂进来,怎么办才能不受业举之累?

其实,教育的目的是将人塑造为德才兼备,有益于社会的人才,然而手段与目的的颠倒,古今中外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哲学家福柯晚年激烈抨击学校教育,称学校为现代权力的“规训机构”,可谓一语中的。对此,当代也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对立。

学生...

Read more

伟人是怎样横空出世的?


  今天是毛主席诞辰纪念日,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聊一聊毛泽东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袖之前,他的几度沉浮。这是我对老人家的一个深切怀念。

  毛泽东自己曾说过,他并不是没有犯过错误,但真正的错误都没有受到过处罚,而受到打击和处分的都是没有确实根据的。 据他自己说,1935年之前,他遭受过20多次打击,除了撤职,降职之外,还包括各种处分。这可能这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是我查了下党史,可以肯定的说他受到他受到的打击和处分,至少有4次,这是确定无疑的。

  回望这段历史,我们深切的感到他老人家在一次又一次不公正的待遇面前,革命意志并没有消沉,而是越挫越奋,最后成功地走出了人生的逆境,成为中国共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