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石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总裁

事实与雄辩


杂交技术

杂交技术是认可科学和技术发展历史上一项伟大的进步,它在玉米、水稻、油菜、蔬菜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为这些作物带来了30%-200%的单产的增加,丰富了种质资源的来源和育种手段,增加了作物的抗性。这项技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会为中国和世界的农业生产效率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重大的贡献。这是全世界科学界的共识,也是常识。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最高成就,是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学界对于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发展的一项伟大贡献。由于它的成熟和完善,中国每年可以多养活6000万人口,包括无知和无心的“砖家”们,其公德与贡献高山仰止。...

Read more

“致袁隆平的公开信”的公开信


偶然看到本月27日“南方都市报”上发表的“致袁隆平的一封公开信:给农民留几粒真正的种子”,信里面错误的概念和错误观点甚多,特写此文以正视听。

 

“致李先生一封公开信:给三农留几篇真正的文章”

 

李先生,

 

您好!我不是您的粉丝,因为对您所研究的“三农”问题的工作和成果了解不多。但我想就您的这封“公开信”所涉及的不正确的概念、观点和逻辑提出一些疑问和建议,算是商榷。

 

第一, 常规种子,杂交种子和转基因种子都是“真正的种子”,都可以种下去之后产生更多的粮食,无论你自己是否种植它或者喜欢它。所以不存在您信中所提及的常规种子是真正的种子...

Read more

问责监管


今天,“九部委赴十省督导整治瘦肉精”成为许多报纸和网站新闻的头条。欣慰之余,隐忧更多。“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增白面”、“上光米”、“瘦肉精”等等早己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如果不闹成大的社会群发性事件,或者国际性案件,似乎不会引起领导人的重视。

 

博主和众多草民一样,很郁闷。

 

首先,我郁闷的是对一些行业监管部门。很多行业监管部门明知问题的存在,但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与被监管的对象结成了“利益链”。这些部门与其说是监管,不如说是“利益共生”。他们会不断示以小罚,定期抽取“欺行霸市”的“红利”,并且留下字据,可以作为日后免责的盾牌;...

Read more

“产业公平系数”与社会公平


  研究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基尼系数”。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个系数可以在01之间取任何数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基尼系数”也越大。这一理论和计算方法被世界各国的经济学界广泛接受。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但是,这一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

Read more

别神马都是“心理”和“激情”


关于药家鑫的杀人案有了一些新的说道,好像“强迫杀人”和“激情杀人”之说甚为走红。博主闹不懂犯罪心理学家的专业术语和律师的辩护策略,只是听着他们的“世说新语”,那些老调的“杀人犯罪”和“杀人偿命”的说法似乎有些OUT.

 

关于“强迫杀人”的说法好像是把杀人的原因归罪与社会、学校、家庭之类的,说的头头是道。可是我不明白,如果这个说法成立,似乎人人都应该变成罪犯才对,因为我们也在同样的环境中被熏陶。我们之所以还没有都变成罪犯,大概是我们的悟性不如小药高,未能与时俱进,似有渐渐被社会淘汰之虞。小药之所以被逮到应该是手法尚未能精进、老到。

 

中外很多辩护律师都在用同样...

Read more

“品种饥渴症”的无奈


  目前市场上一旦出现一个“国审”品种或者是有苗头的品种,众多种子企业都会趋之若鹜,竞相高价比拼,比欲买之而后快 - 国内有专家称之为种子企业的“品种饥渴症”。

  做企业要有好产品,做种子企业要有好品种,这看似天经地义,其实也不尽然。对一个产品或品种的评价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好或者坏,而是对其各方面特性的全面考察,以及是否能够对其特性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

  考察一个作物的品种基本有四个维度:

  第一,产量。高产当然是衡量一个品种的基本着眼点,但是无限制地追逐产品的高产特性绝对是一个误区,它会造成种植和经营风险的积累,...

Read more

时事点评


 

(一)  何事

 

去日本旅游宁要登山,不去河谷。

 

宁要暴风骤雨,不要和风细雨。

 

问:食盐脱销,何故?答:何故!

 

问:自寻烦恼,何苦?答:何苦!

 

问:干卿何事?答:最好无事。

 

单干惯了,最怕合并。

 

中东的局势告诉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日本人最爱的危险食物:河豚

 

眼下人们最热衷的话题:和谈

 

 

怕吃海鲜,更怕河蟹。

 

不怕照相,就怕合影!

 

 

(二) 点...

Read more

取消种业的“最高限价”


每到春耕临近之时,关于种子行业要实行“最高现价”的呼声此起彼伏。今年在四川省,施行农作物种子最高限价做法已经成为农业和种子管理部门的共识,并且已经形成文件下发执。以笔者经验,这种“最高现价”不仅不会帮助到中国的农民和农业,反而会给中国的农业发展造成重大的“内伤”。

 

第一,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在所有农业生产的相关因素中,种子的贡献率是最高的。在美国,根据过去一百年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因素的调查,种子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的贡献率高达60%;在中国,种子的贡献率略低一些,但也达到45%左右。对于一个产业的核心技术部分不进行认真分析而进行限价,思路似乎出了问题;

第二, 我...

Read more

关于种子产业产品价格的几个误区


关于种子产业产品的价格和价值等因素的关系,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做过比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做重复。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在中国种子产业里,对于产品的价格普遍存在比较大的误区,本人想就此做一下分析和阐述。

 

误区一:“物美价廉”

 

无论那一个国家的消费者,都喜欢“物美价廉”的产品,这就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市场大行其道的原因。但是追求所谓的“物美价廉”是有限度的;而且,我们必须了解,农民作为种子的最终购买者与普通消费者的不同之处。

 

“物”并不是单单指种子。与“快速消费品”不同,农民购买种子并不是直接用于消费,而是要进行再生产,种子只...

Read more

大话“三农”(原创山寨版)


农业:

 

农业很丰满,粮价很骨感。

 

***

 

措施很给力,结果很乏力。

 

***

 

拉高GDP靠提升房价,“维稳”、“维和”靠压低粮价。

 

***

 

我们不但有“算(蒜)你狠”,“逗(豆)你玩”和“唐(糖)高宗”,我们还有“晾(粮)死你”。

 

***

 

重视农业如同曹操,说来就来;投入农业如同灵感,说没就没。

 

***

 

最明目张胆的恭维,就是地方政府说成重视农业的典范。

 

***

 

漫漫兴农路,一直在迷路。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