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江宜航

.

频繁限电引发民企对未来发展环境担忧


频繁限电令民企萌生退意

■本报记者  江宜航   

    11月15日,一场冬雨不期而至,气温骤然下降。当衣着单薄的陈信忠走出工厂大门,伸手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握手时,一阵寒风吹过,他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这鬼天气,昨天还热得像夏天,今天就变成冬天了。”把记者迎进办公室后,他拿出遥控器捣腾了半天,愣是没把空调打开。

    “都是限电闹的,这企业没法办了。”陈信忠扔下遥控器,气愤地说:“(慈东工业)园区为了完成节能指标,有...

Read more

没有一份静静的心情


没有一份静静的心情

 

   我多想

   背一个旅行袋独自去旅行

   淌淌山间小溪,

听听林中鸟鸣。

为什么不走?

没有一份静静的心情。

 

我多想

去丽江观赏篝火的舞姿;

倾听小河淌水的风韵。

为什么不走?

没有一份静静的心情。

 

我多想

在凤凰江面划桨漫行,

分沈丛文笔下的安宁。

为什么不走?

没有一份静静的心情。

 

 

我多想

轻轻地坐在父母墓地前,

回忆他们曾给于我的无限温馨,

和他们叙叙思念和歉意。

为什么不走?

...

Read more

女大学生奔丧记:从警方手里索回自杀奶奶尸体(转帖)


11月19日,带着债主砸了县委书记家的玻璃7天后,湖南省常德市79岁老人李连枝在家中用两条围巾上吊自杀。当晚,在并未得到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老人的遗体被当地警察从家中带走。

常德警方称,此举是为维护当地公共秩序。

也在当晚,老人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读大四的孙女熊惟艺接到噩耗,赶回老家和家人一起讨回了奶奶的遗体。

6天,144个小时,这个柔弱的小姑娘,自称在一夜间长大。

奶奶自杀

熊惟艺事后称,她和79岁的奶奶李连枝有心灵感应——因为19日下午5点,她突然很想念奶奶,很想家,烦躁不安。

事实上,老人李连枝的离世,没有任何先兆。

前一天,老人还让小女儿熊志英帮她买治疗心脏病的药和两件外...

Read more

[转载]黑居易:方舟子乱打假意欲何为?


黑居易:方舟子乱打假意欲何为?

 

方舟子在中国挺火的,而且还被某些媒体封为“打假斗士”。近日,方舟子又“盯”上了邓晓芒教授,指责其在申报学术成果时涉嫌独吞荣誉、奖金。118日,倍感愤懑的邓晓芒在网上发表《给方舟子先生的公开信》,详细说明了与杨祖陶先生所谓“坑师案”始末,驳斥方舟子的指责。(《长江商报》119日报道)

其实,看完这个报道后,可以初步了解事情基本情况,就应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即方舟子错了,邓晓芒被中伤了。邓晓芒与他的老师杨祖陶合作的图书,怎么申报学术成果,怎么分配奖金,那是他们两人的事情。...

Read more

日媒称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能力下降 正濒临瓦解(转贴)


日媒称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能力下降 正濒临瓦解

    [导读]日本《选择》月刊11月号文章称,随着中国国内消费能力不断减弱,中国中产阶级不过是由中国共产党出于政治目的打造、之后遭遇政策矛盾而趋于消亡的“幻想阶层”。

日本时报网11月22日文章 原题:日本别对中国“中产阶级”寄予厚望

许多日本公司把希望寄托于日益壮大的中国“中产阶级”,认为后者为它们的产品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可实际上,中国中产阶级只是共产党在政治上创造的一个幻影,而且濒临瓦解。

中国的中产阶级由国企、金融机构和外企的管理人员组成,也包括信息技术公司的老板。他们住豪华公寓,买高...

Read more

[转载]物价为何涨得那么凶


    货币超发、游资冒泡、美元作乱,当这些因素掺合在一起的时候,物价想不涨都难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王攀、吴涛、帅蓉、王蔚、朱佳沅、沈汝发、杨一苗发自广州、北京、上海、福州、西安 “原来一百块钱算大钞,现在买不了几样菜。”林女士一边挑菜一边说。而旁边的陈小姐挑了一个大块头的白菜,掂了掂,换了一个小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最近这段时间,食品价格,尤其是蔬菜价格“涨声”一片,让很多人连呼“吃不起,吃不消”。近日,记者到福...

Read more

东部减排靠限电冲刺?


东部减排靠限电冲刺?

■节能减排地方观察·东部篇 ■本报记者  江宜航   

    眼看到了年底,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临近,尽管国家发改委对一些地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而采取拉闸限电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指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不能靠短期拉闸限电的“突击行动”。但在各级政府被要求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度下,节能减排工作在不少地方渐渐演变成了限电行动,成为完成节能指标的法宝,影响了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甚至居民的日常生活。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情...

Read more

农业部力促冬春蔬菜生产


要闻检索

农业部力促冬春蔬菜生产

    记者23日从农业部获悉,为保障今冬明春蔬菜市场供应,稳定消费市场价格,农业部决定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以促进各地蔬菜生产。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基础;发展冬季生产,增强供应能力;密切产销衔接,加强公共服务;加强质量监管,推动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江宜航)

Read more

百名企业家首次包船游南极


百名企业家首次包船游南极

      几年后,南北极将停止一切非科考性质的旅行活动。11月23日,由130余名企业家组团的南极环保行修之旅,分别从广州、上海、北京出发,并将于27日抵达乌斯怀亚(又称火地岛)后登船前往南极。

      据悉,本次南极环保行修之旅历时17天。是中国首次极地包船旅行,也是世界上第4次南极包船旅行。(江宜航)

Read more

[转载]记者眼中的“尊严”


原文地址:记者眼中的“尊严”作者:王克勤

记者眼中的“尊严”

 

王克勤

 

 谈到“尊严”二字,我的眼前便会浮现大量跪地祈求者的眼睛,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一幕幕永远挥之不去的镜头;

谈到“尊严”二字,我的耳际便会响起许多上访者、求助者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只愿政府把咱当人待”。

谈到“尊严”二字,我的脑海也会出现自己与许多记者同仁在采访报道中经历过的太多尴尬、无奈与不堪。

而上述这些痛苦与不堪的镜头至今还在不断叠加。

20多年新闻生涯、20多年关注民生、20多年揭发黑幕,我经历了太多与“尊严”有关的中国故事,也引发了许多我对公民权利与中国问题的思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