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路卫兵

知名文史学者路卫兵

开博四个月时得了新浪一个奖杯


今天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我却有些特殊。具体说,是对我的博客。两年前的今天,亦即2008年的10月11日,我在新浪开通了自己的博客,这也是我开通的第一个博客。博海遨游,从呛水到狗刨,才知网络中藏龙卧虎,也深感自己水平之低下。感谢新浪编辑一直垂青于拙博,才使得这些幼稚的文字得以经受读者的检验与批评。

 

开博两年,没什么成绩,不过自此博客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主体,为此我推掉了许多应酬。朴素而单调的日子,却也有几个不小的好处:一来大大减少了因被迫喝酒而导致胃出血的可能性;二来降低了在物欲横流中刺激出懊恼的机率;三来避免了方向感的缺失,更加坚定了沿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方向大踏步...

Read more

比杨贵妃嘴还刁的美女皇后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大唐时期的某段岁月,这样的场景几乎成了一个人文景观,辉映着盛世的繁荣与热闹。李隆基一声令下,全国总动员,驿站传送,层层推进,那是人不歇脚马不停蹄,风驰电掣,飞尘扬起,狂奔数千里,以确保他心爱的贵妃娘娘第一时间吃上鲜荔枝。过去没有空运快递,基哥本事再大,所能做的,也无非就是选最好的马、最好的骑手、挑最好的官道走最近的路,并且保证道路畅通,收费站啥的一律放行,如此而已。可人家要的是效率,看的是效果,荔枝“味未变已至京师”,任务完成的钢钢滴。可见这速度的快慢,并没出在交通工具上,现代物流吹的厉害,这耽误一下子,那耽误一下子,弄不好还没人家这马快呢。杨大美...

Read more

保定乔峰与文史第一博


《莲池周刊》在今年的第12期和第38期上,连续两次对我进行了采访报道。《莲池周刊》是保定日报社主办的一份集生活资讯、消费信息、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时尚周刊。


(2010年第12期封面)

  


(在《网络江湖中的保定侠客》中,我被冠以“乔峰”名号)

 


(2010年第38期封面)

 


(我的新书《最历史》)

>>>点这里可购买《最历史》

Read more

被小三挤兑死的痴情皇后


若不是因为出了“小三”,袁齐妫也许会很平静、很幸福的度完余生。最起码,她不至于落到个忧愤而死的凄惨境地。在此之前,她过得一直很快乐,也很满足,她将全部的柔情全都凝聚在了丈夫刘义隆身上,不想让别人来分享他,也不想有人来打破这种宁静。袁齐妫的激烈反映也是刘义隆始料不及的,他没有想到这事对她伤害这么大,也没想到袁齐妫会这么在乎他。没错,这又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第三者故事。只不过时间发生的早点,1500年前,地点特殊些,皇帝后宫,男女主角身份特别些,一个是一个天之骄子,九五之尊的皇帝,一个是后宫之主,母仪天下的皇后。小三则是另一个妃子——潘淑妃。

 

刘义隆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第三...

Read more

不喜欢看“裸戏”的皇后


人的性情表现不一,或刚强或柔顺,或勇敢或懦弱,但这并不一定是骨子里的东西。骨子里的东西,不易被人察觉,也最难改变,它和人的外在表现并不同步,有时甚至相反。王贞风的哥哥王景文就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在家一贯柔顺懦弱的妹妹,在成为万尊之宠的后宫之主后,性子却表现得如此刚烈,居然敢当面顶撞皇上。慨叹之余,又生出些许敬佩。

 

王贞风(436年—479年),是南朝宋明帝刘彧的皇后。刘彧是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十一子,最初受封为淮阳王,王贞风也是在那时候成为淮阳王妃的,那年刘彧刚刚10岁,王贞风比刘彧大点,13岁。4年后,刘彧改封湘东王,王贞风便成了湘东王妃。刘彧当皇帝是在465年,27岁...

Read more

比《红楼梦》早千年的大观园故事


热闹的大观园,是《红楼梦》里的重头戏。一大帮不愁吃喝的才子佳人共聚一处(以佳人为主,才子唯宝玉一人尔),吟诗作对、赏花观景、喝茶聊天、嬉笑打闹,无忧无虑、其乐融融,好一个远离俗世的人间仙境。类似的情景,倒也不是独版,早在《红楼梦》问世千年之前,此类故事便在历史中真实的上演过。而且其情形竟有着惊人的相似:彼时也有那么一处幽静别致的园子,也是众多美妙佳人共居一处,吟风颂月、诗赋唱和。巧的是,这其中也只有一个男子混居其中,也唤作“宝哥哥”。

 

不过这个“宝哥哥”的来头比贾宝玉大多了,他叫陈叔宝,是南北朝时陈朝的陈宣帝陈顼的长子,也陈朝的最后一任掌舵人,正儿八百的皇帝。这主生的比...

Read more

我的新书为啥叫《最历史》?


好多人对历史有个误解,认为它是死板的。其实,历史不但不死板,相反,它比任何学科都要灵活。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许才是历史的真正魅力所在。一如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会对历史有不同的认知;同一历史事件,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同的人看待同一段历史,结果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他不同的年龄段,对历史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历史常看常新,永远没有过去时,也永远有学不完的东西。

 

我写历史,最初是在新浪博客上,之后发展到腾讯、搜狐、网易、凤凰、人民。从2008年的10月11日新浪开博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我认真去写,从未间断。最初写些诗词、随...

Read more

谁来引领中国未来时尚的潮流?


身边的几个好友,最近总是问我关于“花丝镶嵌”工艺的历史价值,以及花丝镶嵌首饰的收藏价值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说到底,我只是一个码字工作者,并不想佯装成一个考古学家而对花丝镶嵌首饰的收藏价值问题妄加评述。其实最初写花丝相关文章的时候,我的初衷,也只不过是想给大家介绍这门即将失传的传统工艺,想唤起大家的关注,进而对这项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我身边的朋友们开始关心起它来。但如果说这项工艺的历史价值,我想它更多的是通过某件艺术作品的风格、样式等,反映了某个时期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这个时期人们的内心状态。所以有时候老艺人们常说,花丝作品其...

Read more

诸葛亮是如何识别对付小人的?


诸葛亮的《心书》既是一部兵书,也是一部识人用人的权略之书。在书中,诸葛亮列举了于国于军有害的五种人,这五种人,现在通俗的说法叫“小人”,也就是卑鄙猥琐上不了台面的人。原文是这样的: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夸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不论是治军还是理国,有五种人是需要时时注意的,他们是国家、军队发生混乱的祸根。这五种人是:私结朋党,搞小团体,专爱讥毁、打击有才德人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费,穿戴与众不同的帽子、服饰,虚荣心重、哗众取...

Read more

诸葛亮是如何混官场的?


诸葛亮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一生不但善谋略,也善于用权。对待权力,诸葛亮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所著《心书》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其大意是:人们常说的兵权,就是将帅统率三军的权力,它是将帅树立威信的关键。如果将帅掌握了兵权,就抓住了统领军队的要点,好像一只猛虎,插上了一双翅膀,不仅有威势,而且还有翱翔四海的灵动,遇到任何情况都能灵活处置,占据主动。反之,将帅如果失去了这个权力,不能指挥军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