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谢客

公共服务

与黄淮相关的三首诗


《挽黄少保公母夫人王氏》明朝 王毓(1360-1426)字君成,英桥王氏四世。
 
贵矣夫人方禄养,何期风木忽惊摧。名门争羡垂绅秀,哲嗣真夸补衮才。
锦诰荣颁天上宠,衰衣哀向日边回。罗山埋玉应无憾,百世幽光照墓台。
 
《黄学士话别》钟士贵,字季文,河南宜阳主簿。
 
烛影摇红弦酒缸,客怀浩荡滚长江。雁将寒信来南国,风挟秋声到北窗。
写别漫嫌诗句少,破愁频劝酒杆双。醉余鏖战骚坛上,笔底千军尽出降。
 
《答黄公子》明朝 陈亩,字伯芸,号耕云,由府庠贡太学,授滁州节推,温州府学教授。性情刚直,能文善诗,才华横溢。
 
...

Read more

明朝大学士黄淮之才


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永嘉(今鹿城区)人。父黄性,方国珍占据温州时,他遁迹逃避方国珍的伪任命。黄淮三十一岁考中洪武三十年丁丑(1397年三月)进士。授黄淮中书舍人,从而开始为官生涯。他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1397—1434)历时三十八年(其中:自永乐十二年(1414)~永乐二十二年(1424)下诏狱十年;宣德二年(1427)八月初九准奏回温州永嘉养疾~宣德七年(1432)秋入京,养疾五年),为稳定当时政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中永乐十二年(1414)黄淮被汉王朱高煦诬陷,入北京诏狱十年。永乐廿二年甲辰(1424)八月十五日,明仁...

Read more

明朝大学士杨荣题跋《晋太傅谢安赞》


       杨荣(13711440),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永乐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当朝首辅。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然而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因此往往遭人议论。杨荣既以武略见重,又有文才,据《明史·艺文志》载,其著作有《训子编》一卷、《北征记》一卷、《两京类稿》三十卷、《玉堂遗稿...

Read more

明朝大学士商辂题跋《晋太傅谢公像赞》


商辂(1414~1486)明代首辅。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县里商人。商辂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惟一的“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者,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历官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卒谥文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等。该文集卷七杂著有商辂题跋《晋太傅谢公像赞》:

    太傅之后,子孙散处江东西甚众,若新淦莒州谢氏,实其派系。谢氏之良,曰师轼者,读书好礼,家藏李伯时所写太傅像,笔意精到,卷轴如新,非累世仕袭之谨能如是乎?师轼间...

Read more

功利主义的儒家陈亮淳熙七年赴温州访友


陈亮(1143-1194)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人。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孝宗时曾多次上书朝廷,反对和议,力主恢复,因触怒当权者,三次被诬入狱,遂愤而归家治学十年。光宗绍熙四年(1193)擢进士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官厅公事,未及到任即病卒。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永康学派的杰出代表。提倡事功,反对空谈性理。其词多反映现实生活,并将政治议论入词,表达经世怀略,雄辨自然,独具特色。风格豪放,与辛弃疾近,而更为痛快淋淳。但有时忽视文采,艺术工力稍嫌不足。此外,还有一些婉约绮丽之作。有《龙川文集》,词集《龙川词》。

    陈亮在淳熙七年(1179)夏秋之间...

Read more

清朝大才子袁枚赋诗二首怀念康乐公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著作...

Read more

《谢太傅祠》 清 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钱塘人。他是乾嘉诗坛的文坛领袖,“性灵说”的倡导者,他主张为文要有“真情”。其文别具特色,是描写景物,叙事记人的散文高手。
此诗作于乾隆元年(1736)。袁枚前往广西探望叔父袁鸿,途经谢太傅祠堂,引发自己对东晋时的历史人物谢安一生行止的思考和评述。谢太傅:东晋名臣谢安,死后赠太傅。其祠堂在今江苏扬州市。《法云寺志》云:“晋宁康三年,谢安领扬州刺史,建宅于此。”又曰:&ldqu...

Read more

《奉寄黄少保宗豫》 明 苏平


不学留侯慕赤松,急流能退几人同。
四朝辅弼推元老,一代勋名列上公。
绿野放歌明月里,青山高卧白云中。
心悬北斗遥瞻仰,谁似文章继国风。
 
该诗录自《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六三,明曹学佺编选,苏平在诗中歌颂了四朝元老少保黄淮,功成身退的大家风范;描绘了他热爱自然风景,歌咏隐居山水田园的诗意生活;赞扬了老臣黄淮退不忘君的忠心,欣赏到他诗赋文章继国风文采。
作者苏平,明代海宁郭店人,字秉衡,晚号雪溪先生,景泰十才子之一。永乐中,举贤良方正,不就。明永乐期间,苏平、苏正随父国子监教授苏忄产   (号顺庵),游京师(北京),结交士绅。小小年纪就受到京师名士的...

Read more

明朝大学士张璁与鹤阳谢氏


张璁(14751539)字秉用,号罗峰,后因和明世宗朱厚熜同音,世宗为改名孚敬,赐字茂恭。浙江永嘉县(今温州市龙湾区)人。20岁考取秀才,24岁中举人。后7次上京考进土,都未录取。至正德十六年(1521)始登二甲七十七名进士,年已四十七岁。张璁是以礼学的真谛战胜杨廷和等老臣的顽固守旧歪理,因而取得世宗的信服和重用,官职随之步步升迁直至内阁首辅。嘉靖十三年(1534),进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明史》对张璁作了较高的评价,说他“刚明果敢,不避嫌怨,清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内臣,持身特廉,痛恶赃吏,一时苞苴路绝”。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