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债危机和英国骚乱的演进,国际经济增长前景落入二次探底的阴影。国际大环境的笼罩下,国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也出现分歧,中国会继续保持2008年以来经济增长一枝独秀的态势,还是会陷入衰退的泥淖?与这些分歧对应的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进入观察期,8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此前多次提及的“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未出现。
危机的压力似又来临,但感觉离上次经济过热和衰退却不久远。2008年的衰退就在眼前,三年未到,我们又踏在选择的原点:经济两难的局面可能再次来临,决策者或将重新面...
作者文章归档:程琳

欧美股市与国债收益率双双暴跌
美国基准借贷成本跌破2%,这是至少60年来的首次,因为越来越多表明全球经济疲弱的迹象令市场恐慌。
Global Financial Data的数据显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四跌至1.97%,为1950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全球金融体系用以为全球许多资产定价的标准。
德国和英国的借贷成本也出现大幅下跌,均创出历史新低。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信贷策略师吉姆•里德(Jim Reid)表示:“人们强烈担忧早晚经济会陷入衰退。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时期。”
导致全球股市暴跌、...
通胀无法化解债务危机
我们正在经历金融恐慌。美国债务评级下调,导致流动性恰恰向那些被调降评级的资产流动。归根结底,市场偏执的“解药”只能是强劲的经济增长。几位评论人士建言通过一轮急剧的温和通胀,来重启美国和工业世界的经济增长。他们说得对吗?
要理解疗法,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症状。从导致资产负债表杆杠率过高的危机中复苏的步伐较为缓慢,通常不受传统宏观经济刺激措施的影响。由于过度负债,家庭无法支出,银行无法放贷,政府则无法出台刺激政策。那么,为何不暂时让通胀上升呢?这将令愿意以低利率发放长期贷款的固定收益贷款机构感到意外;将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还将化解债务“危机&rd...
北京提振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地位
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周三宣布多项措施,以提振香港作为中国金融中心和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的地位。
措施包括:允许香港金融企业对内地证券投资最高200亿元人民币(合31亿美元),允许中国企业在香港发行“点心”债券,集资至多500亿元人民币。这些配额规定似乎表明,中国仍打算管控借贷和资金向中国的回流。
就在李克强对香港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之际,中国政府在香港发行了200亿元人民币的点心债券。这是中国政府第三次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务,目的是扩大利用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的计划。
李克强周三在一个论坛上表示:“香港与祖国休戚相...
Lex专栏:两难的汇率政策选择
如今,货币有点像家庭——家家都有些不正常。各国当局都必须决定是听任神经官能症发作,还是尝试一些治疗。从(瑞士首都)伯尔尼到北京,后一种选择的吸引力正不断增强。
瑞士人难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全世界的麻烦正落到他们的肩上。只要困境中的欧元区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31万亿美元)的货币有一小部分流入自由兑换的瑞士法郎,就会严重扭曲瑞士经济(GDP:5500亿美元)。上周,瑞郎汇率比瑞信(Credit Suisse)估算的公平价值高出25%。
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进行了反击,将短期利率压低至零以下,将大量现金注入银行...
标普想干嘛?
8月5日标普宣布调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全球股指和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美国政要纷纷批评标普决定。美联储表示可能会在2013年中期前维持零利率不变,欧央行大手购买成员国国债救市。虽然近日形势有回稳表现,标普调级确已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短期冲击效果。
所谓主权信用评级,指评级机构通过一个量化系统表达对特定主权实体及时并充分履行其未来商业性金融义务的能力和意愿所提出的判断。量化系统建构在一系列定性定量指标基础上。如标普系统包括“政治风险”、“收入和经济结构”、“政府债务负担”等...
中国财政部在港发行200亿人民币债券
中国在香港出售了200亿元人民币(合31亿美元)的主权债券,这是中国发行的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债券,满足了争抢人民币资产的投资者的巨大需求。
中国财政部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了150亿元人民币债券,剩余50亿元人民币债券直接面向散户投资者发行。此次发行总额令中国财政部去年11月在港发行的80亿元人民币债券相形见绌。
但此次交易极低的收益率也提醒人们,尽管令人振奋,但香港快速发展的人民币市场目前严重有利于借款人,原因是投资选项匮乏。
此次发行的机构部分获得4.6倍超额认购,使得5年期债券收益率仅为1.4%。相比之下,在中国内地两周前的一次拍卖中,中国财政部为5年...
解决欧元区危机三步骤
欧元危机的全面解决方案必须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银行体系的改革与资本重组、欧元债券框架和退出机制。
第一步,银行体系。欧盟(EU)《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仅为应对公共部门的失衡状况而设计;但银行业的过度问题要严重得多。欧元的创立,促成了西班牙和爱尔兰等国的住宅市场繁荣。欧元区银行的杠杆化程度已位居全球最高之列,而且它们现在仍需保护,以防范交易对手方风险.
授权欧洲金融稳定安排(EFSF)对问题银行实施救助,是第一步。现在应大规模提升各家银行的资本金水平。对银行偿付能力进行担保的机构,也必须对其实施监控。成立一家强有力的欧洲银行管理...
中国通胀推高金价
近期,在重磅消息和意外事件的轰炸下,空头情绪重新回归全球金融市场。在诸多重大议题悬案待解之时,只有黄金毫无悬念地涨破1700美元。黄金之热,除了传统的避险天堂角色外,来自中国的投资需求正成为拉升金价的耀眼力量。
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指出,2011年1季度末,中国实物黄金投资需求同比增长超过一倍,至90.9吨,超过印度85.6吨的需求水平。中国现在占全球黄金投资需求的25%,为全球第一位,而印度为23%。
中国人为何偏爱黄金?笔者认为,中国中产阶级对黄金投资展现越来越大的胃口有其客观必然性。其一,黄金投资已成为中国通胀的宣泄对象之一。通货膨胀压力总是要通过某种商品的价格...
德法誓言支持欧元
到2013年,法国和德国将实行共同的企业税制。此举是为了在人们对欧元的信心备受主权债务危机打击后,释出加强经济政策协调的信号。
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在巴黎举行了会晤,承诺支持共同货币。在二人会晤时,德国第二季度GDP数据出炉,显示德国经济增长放缓。两人提出的最具体建议是:法国和德国财政部将于明年初拟定计划,两国将实行共同的企业税税基和税率,从2013年起生效实施。
默克尔和萨科齐会晤时,德国经济放缓的消息加重了围绕欧元区前景的悲观气氛。德国统计局公布,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