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雪根

媒体从业人员,财经记者,中国房地产媒体十大领军人物。主要从事房地产汽车家电等产业报道。

开发商,请你往后退一步


        第一次应邀参加博客圈的神仙会,会上,有开发商提出,他们要倡导一种退一步的生活方式,并将这一理念上升到哲学高度,浇铸到建筑里,落实在行动上。他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深思。
  开发商意识到要退一步,并且为客户准备了这样的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据说还颇有人响应,这就说明,当下提出退一步的生活方式,乃至哲学命题,并非毫无意义。但开发商提出的退一步,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策略上,是在向客户喊话,因此我要向开发商喊话:请你们先退一步!
  开发商何曾退过?从房地产走入市场化的第一天起,开发商就一直勇往直前,现在该是他们...

Read more

2007北京房价续涨的八大理由


(记者陈雪根北京报道)北京房价已经连续上涨15个月,2006年十一月又开出10.5%的涨幅,位居国内前茅,明年北京房价是上涨还是下降?在上周末搜狐焦点房地产网举办的“地产新视角论坛:解读购房供需与价格之谜”上,北京七家主要的房产中介公司给出了他们基本一致的看法:2007年,北京房价涨幅可能减缓,但上涨是肯定的,他们的理由有8个。

理由之一:稳定压倒一切。亚豪经纪公司市场总监缪培丹分析,房地产必须考虑政治问题,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明年中共十七大将召开,后年奥运会将开,这是北京乃至国内政治生活和国际关系领域的大事,大涨大跌风险太大,明年的房价会有一个平稳的上涨。

...

Read more

北京交通已经陷入绝境


北京的交通拥堵已经到了懒得再说的地步,每天早上,我听着交通台“一路畅通”上班,除了播音员的插科打诨外,里面传来的都是一路不通的信息,这真让人沮丧!

从东花市到东二环主路,大概一公里的路程,每天,我都要走二十分钟以上,花十五六块钱,堵得我肝儿颤。前两天,通惠河边连接东二环和四惠的道路开通了,我以为这下好了,没想到,情况更糟了,整个东便门桥,西北到箭楼下辅路,西南到云南宾馆西侧路,东北到北京高院凯莱酒店,车子全停下了。昨天,吸取前天的教训,司机说,双井的路修差不多了,走双井试试。我无可无不可,司机就转舵去了双井,一开始还真一路畅通,但刚下广渠门桥,眼前突然浮现出黑压...

Read more

新住房制度在调控中浮出水面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中关村,活跃着很多小商小贩,他们的主要业务就是给人攒电脑。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如今的中关村俨然已是中国的“硅谷”,但仍有很多人还在干着他们的前辈们曾经干过的行当———倒配件,攒电脑。
  于凌罡,北京一位IT从业人员。随着北京房价高企,老百姓买不起房的呼声高涨,他灵机一动:也许,房子也可以像电脑一样自己攒!正是这样的想法紧紧抓住了这位年轻人,于是从2003年起,他成了国内最知名的个人集资建房的始作俑者,拿起长矛向风车发起了冲锋。...

Read more

调控负面效应导致房价高涨


       10部委在通报各地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情况时称,部分城市住房价格涨幅仍然偏高,2006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北京市建设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消息也显示,2006年第3季度北京市普通住宅期房预售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7825元。有两个区域均价在每平方米14000元以上,有3个监测区域均价在每平方米13000元至14000元之间,有6个监测区域均价在每平方米10000元至13000元之间。另据报道,11月新盘开盘均价为10850元/平方米,首次突破万元大...

Read more

集资建房:现实世界中的乌托邦


       在国内个人集资建房几乎偃旗息鼓之际,从温州突然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温州“个人集资建房”的委托开发商刚刚拿到政府挂牌出让地块,5个月后可望动工,将成为全国首例个人集资建房项目。
  消息看来是真实的,因为据说已经通过政府挂牌出让方式拿到一块合适的开发用地,而且是以开发商的名义去拿的,有负责集资的社团,有足够的会员,预计建成后的房子会比周边项目便宜每平方米5000元,这样的消息对于全国各地情绪低迷的个人集资建房者无疑是一剂强心剂。
  温州人历来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也善于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

Read more

如何避免公积金成为避税港湾


       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对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出了质疑:中国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主要获益者是收入较高家庭,这部分人只占城镇人口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非正规就业或失业的中低收入者无法参加公积金;很多低收入的成员因为承受能力的制约而无法使用其公积金。
  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5月,全国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超过1万亿元,约有3000万职工通过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住房公积金贷款,改善了居住条件。成绩应予肯定,但问题也不容回避。
  确实,住房公积金主要面向的是有单位、有固定收入的人群,但情况并不如世行说的那样绝对,因为在这些单位和...

Read more

投资过热怪圈何时能破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呈现出新的特点。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10.3%,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为10.9%,经济增长出现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苗头,国家为此出台了加息、逐项清理“亿元级”新开工项目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7%,比上半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8个百分点。说明今年上半年,宏观调控又出现了新的反复。
  经济过快增长,问题主要出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1942亿元,同比增长27.3%,增势有所回落但仍居高位,并且回落的基础并不稳固。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

Read more

谁该为国企亏损埋单


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的审计公告指出,中央财政采取退库方式给予中石化亏损补贴并不妥当,这种做法违反了“收支两条线”原则。审计署的公告触动了一根敏感的神经:谁该为垄断行业国企亏损埋单?
  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抓大放小”,应该说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小型乃至中型国企已基本放完,大型国企的规模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也已大为增强,由此在不少行业已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不仅一些实力增强的民营企业无缘进入这些领域,就连一度作为座上客的外资也已遭到质疑。应该说,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国企实...

Read more

谁在忽悠北京市规委文件是北京细则——规委文件逐条解密


房地产宏观调控从今年国务院新六条实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主要是重申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处于干打雷阶段,正因为干打雷不下雨,所以效果不大,也给人房地产调控不过如此的错觉;在此之后,房地产二次调控迅速进入雷雨季节。
从政策层面看,新六条无疑是房地产二次调控的指导原则,而此后出台的国办发37号文即九部委十五条(以下简称国办37号文),可以看作房地产二次调控的政策宣示,随后出台的不少文件,无非是国办37号文各条款的实施细则,如建住房(2006)165号《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建设部165号文),落实的是新六条和国办37号文的第一条;建住房<2006&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