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郭施亮

个人邮箱 guoshiliangbo@163.com
郭施亮,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2013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专家,前瞻网经济学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中国风险投资》特约评论员。同时,作者受邀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撰写多篇学术性文章,并获得好评。作者评论文章、学术作品等常见于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也广为传播。

11月超50名独董离职,独董制度该不该取消了?


 11月超50名独董离职,独董制度该不该取消了?

  从独董制度成立以来,独董制度在国内资本市场变成了一种花瓶的摆设。一些专业人士兼任了上市公司的独立独董,事情不用怎样做,却可以享受一定的薪酬待遇,这样的职位在哪里找?很显然,在过去多年时间内,独董这个职位也是深受专业人士的青睐。

  但是,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案件,却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作为长期处于花瓶摆设状态的独董们,也难逃巨额赔偿的压力。人均上亿的连带巨额赔偿金额,即使是教授身份的专业人士,也可能是十年以上的薪酬总和。即使上市公司每年给予独董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薪酬待遇,但也无法弥补这一个巨大的损失。

...

Read more

新型变异毒株引发欧美股市重挫,A股会免受冲击吗?


 新型变异毒株引发欧美股市重挫,A股会免受冲击吗?

  在全球经济有序恢复之际,市场却传出了新型变异毒株的消息。受到新型变异毒株的影响,全球市场开始变得谨慎起来,美国及欧盟等发布南部非洲旅行限制,市场又一次担心全球疫情发展形势的重新恶化,股市随之大跌。

   从全球股市的最新点位分析,道琼斯指数下跌2.53%、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23%。另外,欧洲股市普遍跌幅在3%以上,一则新型变异毒株的消息,却导致了全球市场担忧情绪的快速升温。

  针对这一个新型变异毒株,它的传播力如何、它的病毒载量怎样以及它的转重症率情况如何等,目前来看还没有...

Read more

美的集团拟全面收购库卡并私有化,这一举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美的集团拟全面收购库卡并私有化,这一举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美的集团早已不是传统的家电企业,从目前美的集团的主要业务部分来看,牵涉到智能家居事业群、机电事业群、暖通与楼宇事业群、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群以及数字化创新业务等。从美的集团2021年的中报数据显示,暖通空调占比43.96%、消费电器占比37.38%,另外机器人及自动化系占比为7.24%,近年来的美的集团正处于多元化深度布局的局面。

  从近年来美的集团的收购计划分析,也是非常讲究战略性。从前几年收购库卡,到后面收购合康新能,再到之后收购万东医疗等,这几项重大收购项目,分别剑指机器人自动化市场、...

Read more

格力正式实行双休,取消所有加班,如何解读格力电器这一举动?


 格力正式实行双休,取消所有加班,如何解读格力电器这一举动?

  格力电器正式实行双休,对格力电器的企业员工来说,应该是一件有利的事情。1122日,格力电器正式发布通知称,将单双休工作制调整为双休工作制,并取消所有加班。但是,如果存在确实有加班需要的,由部门申请,报主管公司领导批准,并报企管部门备案,后续由本部门安排调休。

  格力电器实行双休制度,为整个制造业开了一个好头,期盼多年的双休制度也终于得到了有效落实了。

  其实,在格力电器实行双休制度之前,在去年底的时候,美的集团宣布了各事业部统一执行双休的决定。不过,在家电巨头宣布实行双休...

Read more

独董不香了!10天24名独董离职,独董离职的上市公司都要回避吗?


 独董不香了!1024名独董离职,独董离职的上市公司都要回避吗?

  因康美药业事件引发的独董天价罚款事件,一下子让独董这一个职位变得不香了。紧随而至的,有一批上市公司独董提交了离职申请。有数据显示,在短短10天时间内,就有24名独董宣布离职,独董形成了离职潮的现象。

  独董们纷纷离职的背后,很大程度上看到了独董职位背后的巨大风险。在实际情况下,虽然独董的身份特殊,但在公司里,却未必可以掌握很好的话语权。有时候,公司出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财务问题,独董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一旦出现了财务爆雷问题,独董也就难逃追责的风险了。

  有人觉得康美...

Read more

万科提倡“节衣缩食”筹备过冬,房地产股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万科提倡“节衣缩食”筹备过冬,房地产股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前几年,万科强调了“活下去”的目标,万科当年充满着满满的危机感,如今看来,也有一定的前瞻性。时隔几年时间,万科内部发文提倡“节衣缩食”,这一举动无疑给了房地产行业泼了一盆冷水。面对万科筹备过冬的举动,是否意味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冬天会特别漫长?

  万科,作为房地产行业的标杆企业,它对政策的敏感度是非常强的。几年前,万科提出了“活下去”的目标,并为房地产步入冬天做好了提前准备。从现在看来,当年万科的...

Read more

10月楼市价格回调,增值能力下降,为何楼市资金却不愿进入股市?


 10月楼市价格回调,增值能力下降,为何楼市资金却不愿进入股市?

  “房住不炒”持续发力,在金九银十的环境下,国内楼市仍然处于降温的趋势,市场成交依然显得冷清。

  据数据统计,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延续略降的态势,同比涨幅继续回落。另外,新房二手房价环比下降城市数量创出了年内新高,这也是国内楼市持续降温的体现。

  纵观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状况,楼市与股市,无疑是居民资产配置的主要组成因素。但是,相对于其余地区,国内楼市更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且在居民资产配置中占据很高的比例,甚至有着货币...

Read more

首日成交逾95亿!北交所10只新股大涨,市场涨出风险了吗?


 首日成交逾95亿!北交所10只新股大涨,市场涨出风险了吗?

  市场期盼已久的北交所正式开市。在开市首日,北交所表现最亮眼的,就是10家上市新股。其中,以单日成交额为例,北交所全天成交95.76亿,10只新股就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截至1115日收盘,北交所新上市的10只新股,涨幅均超过100%。涨幅最大的是N同心,全天涨幅达到493.67%,涨幅超过200%的北交所新股还包括了N大地、N志晟和N晶赛。经过一天的大涨之后,原来折价上市的北交所新股,如今的估值却并不便宜,并有加速向创业板、科创板估值接轨的迹象。

  在北交所10只新股获得...

Read more

北交所开市首日,首批81家公司亮相,会对A股产生什么影响?


 北交所开市首日,首批81家公司亮相,会对A股产生什么影响?

  11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首批81家北交所企业正式亮相。但是,从81家北交所企业名单来看,有71家企业属于精选层的老股,另外10家为新股。

  北交所正式开市,可能从某种程度上分流沪深市场的存量流动性,但分流力度则取决于北交所首批企业的赚钱效应,假如北交所首批企业可以形成比较强的赚钱效应,那么可能会引导部分沪深市场存量资金流向北交所市场。

  不过,与沪深主板市场相比,北交所拥有一定的准入门槛,与科创板相当,却明显高于创业板市场。凭借北交所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

Read more

地产股久违大涨,地产债出现临停潮,房地产行业要回暖了吗?


 地产股久违大涨,地产债出现临停潮,房地产行业要回暖了吗?

  如果说股市是经济晴雨表,那么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表现,可以认为是所属行业以及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晴雨表指标。

  说起房地产上市公司,这几年的表现并不乐观,即使是头部房企股,也难逃阴跌不止的走势,市场对房地产板块基本上用悲观的态度进行估值定价,房地产行业板块的走向最终还是取决于政策监管环境的松紧。

  今年以来,与房地产行业相关联的政策消息不少,但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房企普遍面临洗牌与转型的问题。在“三道红线”以及“双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