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在研究宇宙学,但他们研究的宇宙是抽象的,研究对象并不明确。宇宙是无限的,宇宙学的研究对象决不是宇宙整体,那么什么是宇宙学的研究对象呢?我们说宇宙学就是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的科学,时间和空间只是星系存在的进程和场所。明确宇宙学的研究对象非常重要,脱离了具体的研究对象,笼统地研究宇宙,宇宙学就会变成脱离实际的玄学。不少人动辄宇宙的起源问题,话说的太大了,搞清银河系的起源就可以了,也只有把近处的现象搞清搞透,确立牢固的基础,才能对认识远处或过去的现象有所启发,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大厦就是空中楼阁,只能给后人增加清扫理论垃...
作者文章归档:何玉华

为啥说宇宙膨胀蕴含了物质的连续创生
广义相对论揭示出时空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体,时空的连续膨胀就是时空的连续创生,即时间和空间的同时创生,承认时空的连续膨胀必然要求承认物质的连续创生,否则就是把时空和物质相互独立起来,仍属于绝对时空观。目前的大爆炸理论只承认时空的连续膨胀不承认物质的连续创生,就是把时空和物质割裂开来的具体例子,接受大爆炸的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大的奇点是认为物质可以不需要空间而独立存在的必然,是把物质和时空割裂开来的另一情形,都属于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当然都是错误的。事实上,如果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那么就有不需要空间的物质存在,宇宙里将不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的奇点,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暗示...
否定大爆炸就必须接受物质的连续创生
哈勃发现宇宙在膨胀,即星系在散开,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如果宇宙里物质的质量守恒,那么随着时间的倒退,宇宙里物质的密度必然是越来愈大的,一个密度无限大的温度无限大的奇点状态就不可避免,这就是宇宙大爆炸的来原。但是如果认为星系在散开的同时,质量也在增加,如星系质量每年增加其百亿分之一,那么再作时间的倒推,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的奇点状态就不复存在了,道理很简单:星系越近越小,宇宙的密度可以不变。可以说正是把质量守恒定律的绝对化导致大爆炸的不可避。现代观测不可置疑的表明宇宙确实在膨胀,因此从否定宇宙膨胀来否定大爆炸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必需从否定质量的绝对守恒入手,即承认物质的缓慢创生,除此...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新解读
以往对微波背景辐射的解释都是围绕大爆炸学说进行的,而大爆炸学说是不正确的,因此解释基本上就是曲解。微波背景辐射与大爆炸没有任何联系,更不是大爆炸的产物,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微波背景辐射是极远处的不能分辨距离的星体发出的光红移后在我们仪器上的综合反映,与广阔的空间相比,星体就是分子原子,这些分子原子组成无限深的极其稀薄的气体,这意味着我们所在的宇宙空间近似于一个空腔,所以具有黑体特征,离去的光子有去无回,从远处射来的光子自然具有黑体谱。距离我们较近的星体,仪器能分辨出其距离,这些星体发出的光子不在所说的背景光子之列,在处理背景辐射时这些光子的影响是被扣除了的。由于宇宙是无...
天文领域是伪科学的重灾区--------如何判断天文理论是科学或伪科学
天文观测对象一般是比较遥远的,存在观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和现象解释的多重性等突出问题,随便提出一个宇宙学理论总能找到理由说明它与某项或某几项观测一致,因此衡量宇宙学理论的对错不在于它能解释某个观测或某几项观测,而是原则上能够解释该领域所有观测到的自然现象,无论远的和近的,更重要的是理论自身能够自洽,也就是说能够前后一致的解释观测到的所有现象,不得顾此失彼或半路上增添新的假设。只有真实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理论,才能做到自洽,才能够使所有观测到的结果形成支持理论本身的证据链,而那些与理论不一致的个别观测结果尤其是远处的观测应视为错误或需要进一步观测,从而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纠错的作用...
为什么说黑洞大爆炸暗物质都是天文学里的伪科学
人们连地球内部也搞不清,反而对遥远的黑洞和大爆炸说得头头是道,为什么舍近求远呢?很明显,是为了忽悠,反正你无法验证他说的话,只能听任其胡编。人类的想象力最容易施展的地方是无人去过的远处和无人经历过的过去,他们只能说嫦娥住在月亮上,不能说嫦娥住在地球上,因为没人相信,同样,他们可以说过去有一个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但不能说今天的石头会唱歌,如果谁说今天的石头会唱歌,肯定会被认为痴人说梦,没有推销市场。有什么理由说暗物质暗能量及黑洞大爆炸什么的不是忽悠呢?这些理论只适用于无人去过的远处和过去,它们的存在不是因为你确实发现了它们,主要在于你不能马上证伪它们,不是吗?你不能到黑洞处看个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