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基金盈利模式的价值形成过程


 

 

私募股权基金盈利模式的价值形成,分为6个阶段:价值发现、价值设计、价值持有、价值提高、价值放大、价值兑现。
    1、价值发现:
    发现具有良好投资价值的项目,并与项目人达成投资合作共识。
    所谓“良好投资价值”的项目,就是项目的盈利性(盈利能力)。先是资本的利得能力,然后是项目上市前景(资本高评价的可能性)。
    在资本盈利性的“能否盈利、怎样盈利、盈利变现”3个环节中,“价值发现”是考察资本“能否盈利”,而且首先是从“资本利得”的角度考察
    广义地说,“价值发现”实际上是后述“价值设计”的一个部分。
    2、价值设计:
    对发现的项目进行科学的价值设计(包括尽职调查)。
    价值设计,主要有实业设计(资本利得)、运营设计、产权设计、资本设计(资本上市等)、其它设计(例如法规设计、社会责任设计)。其中“实业设计”占50%,运营设计占30%,其余各项设计共占20%。
    项目设计必须强调现场性。“现场能力”是设计人必备素质之一。
    3、价值持有:
    基金完成对项目公司的投资,成为项目公司的股东。
    4、价值提高:
    把投资的企业做好,例如战略、市场、供应、技术、管理、财务,使企业得到优化,企业的内在价值(资本利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5、价值放大:
    基金对所投资的项目,培育2-3年后,其价值(资本利得能力)获得提高,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或者溢价出售给产业集团、上市公司,实现价值的放大。
    6、价值兑现:
    所投资项目在市场上市后,基金管理人选合适时机和合理价格,在资本市场抛售项目企业的股票,实现价值对基本公司的最终兑现。
    应该注意:在资本的价值形成各阶段中,许多阶段应委托独立的、高素质的服务商为主体完成,“基金”及其人员无力以到位的技术、合理的成本、以及机会成本,规范地进行各该阶段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