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抛售中石油的启示


    中国石油昨天公布A股发行的价格区间为15元至16.7元。此发行价格区间对应全面摊薄后的2006年市盈率为20.15倍至22.44倍。根据询价制实施以后的新股定价模式,中石油以16.7元的上限发行将不会有任何的悬念。与10月24日中石油H股股价相比,16.7元的价格有10%以上的折让,低于市场此前预期。

    询价开始前,市场上对于中石油充满了热望,多数机构认为中石油A股发行价格将在20元以上。询价过程中,最低价格为12.50元,最高的则为25.20元。因此,16.70元的价格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之外。

    发行价格区间公布后,市场上认为中石油是在让利给国内投资者,这与“将尽量选择低价发行”的说法“不谋而合”。今年8月份,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香港的半年报业绩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司回归A股时,其定价将尽量选择低价发行。

    但中石油显然没有“让利”给国内投资者。首先,2000年4月,中石油发行H股时,其每股发行价为1.27港元,如今的A股发行价格超过H股的12倍,中石油亦再次重演了中国石化、中国神华“内外有别”的一幕;其次,中石油的发行市盈率超过了20倍,这样的发行市盈率本身不算低;另外,中石油的高价发行,得益于近两个月来其H股的大幅上涨,中石油董事长表态“尽量低价发行”时,其H股的价格在12港元左右,目前已在19港元,也正是由于中石油H股的大幅上涨,反过来又倒逼A股发行价格的提高。

    中石油的上涨,招来了其原第二大股东的抛售。前后三个月的时间,巴菲特分别通过八次抛售,将中石油H股一抛而光。“股神”的理由是其时中石油的股价已经高企。

    若非中石油H股的大幅上涨,“股神”巴菲特或许不会抛售中石油。作为价值投资的楷模,巴菲特可谓享誉世界。有了巴菲特这一“标尺”,我们也许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巴菲特抛售中石油时,其H股股价在12-15港元之间。也就是说,“股神”认为在这个价格区间中石油股价已经高企了,正如巴菲特所言,其抛售中石油完全是从估值方面考虑的。但中石油A股发行价已达16.70元,也就是相当于17.30港元左右,这个价格在巴菲特看来肯定更是高企了。那么,中石油A股以更高的价格发行,从侧面亦印证了其让利为“伪让利”。

    既然中石油H股在20倍左右的市盈率就被“股神”认为估值已高,那么目前A股市场动辄60倍、70倍的市盈率就更不在话下。事实上,巴菲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股市过热,正在出现泡沫化,因此中国股市未来的升值空间不是很大,这是其减持中石油的主要原因。

    流动性泛滥、人民币升值是此轮大牛市的动力,但价值投资者信奉的就是“价值”,否则,巴菲特也不会作出抛售行为。但是,A股市场从上半年的低价股的疯狂,再经过印花“调整”了炒作思路之后,下半年便进入了权重股、蓝筹股的躁动时代,亦即进入了“二八现象”、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时代。5000点后,市场关于蓝筹泡沫的争论又起。然而此时已掌控市场话语权的基金经理抛出了“享受蓝筹”的谬论。实际上,除了基金在“享受”蓝筹泡沫之外,又有多少中小投资者能够“享受”到呢?

    股谚云:久涨必跌。其实这也是市场的价值回归过程。至少到目前来说,股指经过了国庆长假之后的狂舞,已经步入调整阶段。低价股泡沫要打击,蓝筹股泡沫同样需要挤压,如此而已。

    而笔者更以为,巴菲特的抛售行为更像一面“镜子”。如果与之对照,目前市场上到底还有多少“价值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