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与坏的研究


   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在那些很信任清铉的人群中。有人告诉我,他们每天6点就起来了。当然,这些都是很无意的闲聊。不过,在做这样闲聊的时刻,在其他时间也许他们正对某个他们的问题向清铉咨询意见。 
   我后来才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清铉对于“每天6点就起来了”的不同态度,竟然与某些结果非常相继,所以,就常想这其中可有大家不知道的奥妙?凡是我说,“嗯,好习惯”,当我肯定其为好习惯时,其人必定没有多久就没有这个好习惯了。凡是我说:“哎呀,你真惨。”摇头晃脑的报以同情的态度,其人过了很久,你会发现依然保持着6点就起来了的习惯。
    对于一个人的习惯来说,清铉的语言是:学起来感觉非常难的,都是好习惯,一学就会的,就是坏习惯。想修正它时感觉非常难的,都是坏习惯,一改就掉的,绝对是好习惯。
   因为做了这个试验,所以,我对于王清铉语录产生了怀疑(或者寻求更深的升华^_^)。是否形成这样结果的最核心因素在于心理暗示?!
   不过,到今天为止,我仍然不知道这是否是伪知识。

 PS:所谓伪知识,是指那些可以影响人,甚至可以影响一代人的东西,他们也许是时代的产物,也许是人性发展的一个过程,也许他们代表了某个人性的陷阱。他们很难被分辨出来。很明显的伪知识,比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王清铉评:作为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特定的好坏之分,最好的将军,评定的核心是是否其给以团队以荣誉。而最好的士官长,评定的核心是是否他能让自己的士兵活下去。只所以,以前我们有非常多的伪知识,是因为时代要求大众同质化。所以,一切都以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发展的简单阶段。社会的发展,其核心就是其品定的标准,而一个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评定方向,实际上就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所以,这就是企业的发展,其核心是人力资源的定义的真正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