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虚物质效应的综合表现
为什么哲学上把矛盾看作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不准确的呢?第一,事件是物体以及物体间矛盾运动的产物,是虚物质外在表现。而事件的形式充满着矛盾,它不同于物体,不应把物体与事件混谈。即矛盾不是物体运动发展的动力,而是物体运动发展源动力——虚物质的外在表现,是虚物质在物体实现自身消费体系运动中发生效用的综合表现。第二,虚物质通过其载体基因或基理驱动来控制物体运动方向,激发物体运动活力进而储存、放大物体自身的能力、技巧。人们未发现运动动力而把矛盾看作运动动力,这犹如在多级齿轮传动机构中普通人看不出动力齿轮一样,不足为奇。总之,矛盾是对虚物质在其载体(物体)实现消费体系运动过程中发生作用时所产生的全部表现之高度概括。
(一)矛盾的产生与形成
诸物体统一 → 个体通过环境或公体保证生存,实现基本部分消费
→ →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出现→生发
合作性生存性计划性垄断性
律发挥作用→物体发展运动的理想动力
生发自由之消费体系矛盾律出现。
矛盾存在于按生发律实现消费体系的运动中,且贯彻到一切事物的发展运动中,因而消费体系矛盾律是矛盾的集中系。
(二)消费体系是矛盾的辐射源
本丛书第一部第八章中有消费体系矛盾的概念,核心思想是虚物质规定了物体永久生存、充分发展、无限自由的消费体系存在。消费体系及其实现是个矛盾体系,其中第一层矛盾是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导致C值有限;第二层矛盾有二方面,其一是C值有限导致E、D、F的配置矛盾以及公体中私体间资源分配矛盾,其二是能力有限导致的不劳而获、阴流子手段、管理与生产体系三种组合而成的实现消费体系的复杂途径体系;第三层是实现消费体系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类似中国到罗马的方案确定之矛盾体系。显然,矛盾体系源自虚物质而出自消费体系矛盾律。一切矛盾都在消费体系的实现过程中表现出来,潜伏在消费体系中,同时在问题基础论点与531理论的碰撞发生中和反应中消失。没有消费体系矛盾律,就不可能有矛盾,消费体系矛盾律是社会矛盾经济问题的产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