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某省虽然是个不大的省,却时常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从第二批起,省级骨干教师的最终评定突然需要莫名其妙的答辩--由一些非本学科的“专家”现场出题考核“准骨干教师”,比如说请两个物理专业的教授考核历史专业的教师,诸如此类。
更可笑的是,大约两年前该省教育厅已经颁发了红头文件,对第二批骨干教师的名单进行了公布。也就是说,第二批人员从行政和法律关系上已经是骨干教师了。因为这些教师经过了三年的培训,承担课题,参加培训,一切程序已经全部完成。
笔者在本文开头所说的“最终评定”,是教育厅有关领导突然的决定,并且采取了一种非常规手段。据说,还真的卡下来一些教师。而卡下来的教师又的确在教学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是一线上的骨干力量。
笔者不明白,突然玩此猫腻为的是什么!难道像这样的事情真的也需要“打理”吗?
省教育厅的文件真的不算数了吗?骨干教师最终评定你过关了吗?这真是一件滑天下之大稽的丑事!
更可笑的是,大约两年前该省教育厅已经颁发了红头文件,对第二批骨干教师的名单进行了公布。也就是说,第二批人员从行政和法律关系上已经是骨干教师了。因为这些教师经过了三年的培训,承担课题,参加培训,一切程序已经全部完成。
笔者在本文开头所说的“最终评定”,是教育厅有关领导突然的决定,并且采取了一种非常规手段。据说,还真的卡下来一些教师。而卡下来的教师又的确在教学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是一线上的骨干力量。
笔者不明白,突然玩此猫腻为的是什么!难道像这样的事情真的也需要“打理”吗?
省教育厅的文件真的不算数了吗?骨干教师最终评定你过关了吗?这真是一件滑天下之大稽的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