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鲁尔”科鲁兹:上海通用新政时间表


“东方鲁尔”科鲁兹:上海通用新政时间表

温家宝总理视察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向他汇报。胡茂元表态:过冬天,不畏寒,渡时艰,迎春来。胡问总理上海汽车这样做行不行?总理说行!

透过空客A320的的玻璃-----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可清晰地看到:沈阳大东区北盛二期工厂洁白高大的工业设备厂房。姚明是别克GL8的代言人------不知道休斯顿火箭队的姚明遥坐在宽大的GL8间,透过宽大的玻璃能不能看到?现在的北盛基地不仅可生产别克GL8,还可生产科鲁兹!

科鲁兹------10月巴黎车展首次亮相---上海通用全球技术资本流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表?!用欧洲技术平台,“紧凑”的在新兴国家消费市场下的第2枚金蛋?!上海通用科鲁兹-----承载使命不仅关系到老工业基地的技术产业链的升级换代,能否应对世界经济衰退的冲击,更关系到上海通用能否为下一个30年的快速发展提供制度的张力和良治的支撑!

科鲁兹---这个研发源于由欧洲,亚太区全球团队设计研发制造平台,先于欧美市场和韩国市场上市车型---项目总投资26.7亿人民币,新增建筑面积为 13.6万平方米,生产节拍按88秒进行-----项目以流程紧凑化、设备大型化、操作自动化、管理信息化,采用当今工业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 自动化机器人有ABB和昆山法兰等,在沈阳大东区北大营----上海通用北盛基地投产下线。并将形成科鲁兹和别克GL820万辆产能。

箭在弦上的科鲁兹----基于区位制造优势,被牢牢地定在了北盛基地,由于它起始于欧洲制造平台,又临近于通用第二大紧凑型车型基地的韩国,同时,通过一个新车型的制造带动,给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产业链的升级换代,起到了拉动作用!科鲁兹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恰恰是提升和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水准。原雪佛兰的制造基地临近韩国的烟台-----这里生产的雪佛兰曾出口到南美和俄罗斯市场。

上海通用北盛科鲁兹------87日,第一辆白车身下线; 811, 首车设备调整完毕;922日首车油漆下线;如生产顺畅,每88秒能生产出一个白车身。总装厂一共98个工位,287个工人。每一个工位的长度是6.13米,每个工位可进行四个不同工位的劳动技术转换,这在目前国内的生产线中,属时效高、操作工种技术转换化程度高,显示了北盛的管理技能------特别是工位的长度转换细节和技术扩展的速度,代表了中美经济日益增长的贸易相互依赖关系的深层问题。

谁能简单的认为,这仅仅是上海通用汽车在北盛增加了一个车型?2008年上半年,欧盟对华出口增长了17%。在全球经济的“严冬”期,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是一个能让他们感到温暖的地方-----老牌工业城市成为首选之地-----寻求商业新变革的力量!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用汽车9月宣布,通用汽车在美俄亥俄州工厂投资5亿美元,生产全新全球紧凑型轿车----雪佛兰科鲁兹,10月巴黎车展首次亮相。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1212日至14,胡锦涛到辽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重镇考察工作。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9年中国将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而农民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将成为下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的五大重点领域。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1122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上海汽车,上汽董事长胡茂元如实向他汇报了上汽集团面对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胡茂元表态:“过冬天,不畏寒,渡时艰,迎春来。”上汽的十二字进取精神,我问总理我们这样做行不行?总理肯定地说行!

从北盛基地的产业升级角度看,科鲁兹-----这是上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信心工程!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打气工程!

在新车科鲁兹和北盛基地的启用现场,通用中国CEO与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作了相关发言。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科鲁兹在美国和韩国已形成两大紧凑型制造基地,上海通用北盛-----将是全球第三大紧凑型制造基地!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称: 科鲁兹实现了操控性能与燃油经济的平衡,为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树立了全新的标准。同时,通过多品牌差异化形成的规模效应------科鲁兹有利于上海通用全面增强产品竞争力,使从沿海走向内陆产业布局,在从内陆走向沿海,占据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前沿阵地。

3年前,福特的“飞机先生”将原旗下的捷豹、陆虎等4大品牌售出,行将挂牌售出的品牌还有沃尔沃,说明大排量高端品牌,受到能源价格和未有新减排技术的控制,危机骇浪中市场下滑。中国与美欧加汽车零部件贸易争端终审,中国首次在WTO败诉。而上海通用科鲁兹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来到中国市场的。

业内人士认为: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当年的别克公务舱从上海落户沈阳,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广MPV商务车,使各厂家相继推出不同层面市场需求的车型,显然-----别克公务舱为高端MPV开了一个结构调整的好头!

从产品技术制造体系看:科鲁兹采用通用第二代Delta平台,这个平台是通用启动的全球紧凑级轿车战略的核心和基础,它将成为未来通用旗下多达8款车型的共享平台;其中E-Flex灵活能源技术的第一代产品都将在这一平台上诞生,包括雪佛兰Volt、欧宝Flextreme等概念车的量产版本。

而在上海通用的平台体系中,Delta平台是第一款纯正的欧洲血统平台。动力之源:结合双VVT连续可变气门技术和16气门DOHC结构的1.6Ecotec直四发动机将成为科鲁兹的主要动力配置,发动机高速最低油耗达到6.9/百公里;在变速箱上,除配有5速手动变速箱外,将应用一款全新的6速自动变速箱。

别克GL8-----烟台雪佛兰制造基地------雪佛兰北盛品牌突破性-----科鲁兹又从美韩和欧洲移师中国,雄心勃勃地推进内需市场,这不能不说上海通用要借助不同区位的制造成本优势,拉动不同层面的消费内需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1949年来,沈阳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城市。在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下,号称“东方鲁尔”,至1980年代末期,辽宁省是全中国最大的经济省份,最大的国有重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军工基地,60年代和70年代,辽宁省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1/41/3,被冠为“共和国装备部”。1990年代来,随着南方城市的崛起,老工业基地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迟缓不前,竞争力逐年下降----称为“东北现象”。沈阳市的经济综合实力一度跌落到全国第23位。1996年起,沈阳GDP被大连市超越,成为东北地区第二位。2003年,国务院成立东北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入实质性阶段,辽宁省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已成功转型;

同样是雪佛兰品牌,由于车型的不一致,制造平台成本也就不同。“饥饿贪婪”的雪佛兰科鲁兹如何煽起在北盛的生产?它不仅创造了这一制造区域的就业机会,还提升了品质与技术标准,同样,在宝马加长版的沈阳,骇人又催生了新的通用紧凑车型三大基地------欧洲技术中国制造平台的诞生,推进了欧、美、日产业升级与商业竞技----融入全球价值链。

以我的视觉来看科鲁兹:它验证了上海通用汽车多年发展的规律:全球为我所用。试想研发脱离美国市场,起于欧洲研发平台,成型韩国市场,意气风发地进入新兴国家市场。它的资本制造转换要害------是通用资本收购欧洲品牌,借用欧洲技术平台的研发能力,再用紧随欧、美技术标准的韩国为市场基础和跳板,推进亚洲各国市场。无论是从全球成本控制和对新兴国家制造标准的注入和提升----强调的是世界是平的----最大的特点是通用全球一个庞大的、不同的、差异同一性和整体性系统工程?!

而这个系统工程,如今在中国市场的始作俑者------应源于“全球为我所用”的上海通用汽车-----对岁月如刀时光如戟的发展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讲,上海通用最能体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具体成果!先是20021226日诞生的别克君威,再次是泛亚研发中心在上海的建立,从研发到制造并没有参照车型,标志着上海通用携手泛亚在产品自主开发上迈出重要一步。还有是北盛和烟台制造基地的推出与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遥相呼应,最终,借助于全球制造的多国平台技术,使上海通用形成消化、吸收、创新的独特的海派中国制造特色。

随着北盛基地二期工程的建成,上海通用已完成上海、烟台、沈阳三大基地的建设布局,上海通用设计产能将达到整车76万辆,87万台发动机以及38万台自动变速箱的能力。上汽通用’产品爆发’,跟进的是美国通用与韩国技术叠加与整合,所形成的全球下的上海通用汽车产品矩阵。

现在看来,科鲁兹在中国市场所要承担的任务很“紧凑”:简而言之,既要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又要拉动市场内需;既要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又要在制造标准和品质提升精益求精;这无疑使科鲁兹为上海通用实施战略新政,排出一个能够呼风唤雨的产业推进时间表!奠定未来一个结构基础、观念基础和良治基础,推动经济从生产型到消费型的转变,无疑取决于在改革上的突破和重大进展。而它的全球为我所用----海派中国制造-----适者生存特色源于此!

这些细节的变化可以理解为,上海通用科鲁兹-----北盛全球紧凑型车型第三大基地-----重要的不是区域长度,而是交锋质量标准------不一样的第二次推进产业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