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近了,楼市调整还会远么?


1、有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

1.1、印度与越南的高通胀

2009年12月24日,越南国家统计局宣布:12月越南CPI同比上涨6.52%,在11月上涨4.35%的基础上持续爬升。当天,印度也宣布,食品批发价格指数已达到近11年来的最高点,截至12月12日的一周,该指数同比上升18.65%。

 

印度和越南作为亚洲的新兴经济体,其通胀压力的重要源头是食品类价格的大幅上涨。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大规模注入流动性的后遗症已经发作了。可以预计的是,通胀才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

 

1.2、国内通胀的测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11月CPI同比涨0.6%,10个月以来首次转正。中金公司预计12月CPI同比增长1.6%。从草根层面的调研发现,2009年11和12月份农村CPI大幅增长,蔬菜、蛋类和肉类的价格,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均出现快速的上扬。相信,2010第一季度CPI上涨到3%-4%不是令人惊奇的事。

 

比较值得玩味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观察,国内的通胀还没有一丝压力,属于70马的范围,处于完全可控的状态。但是从调研机构发布信息看,居民明显的感受:油价涨了,菜价贵了,水电煤价格高了,房子的价格更是一路飙升。普通大众感受到的通胀压力,与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出现明显的背离。同时考虑到政府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和近10万亿的信贷投放,这天量货币注入市场的流动性,却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在印度和越南我们看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国内居民也真实感受到通胀压力;但是统计局数据硬是丝毫反映不出来。可以比较确信的是,国内通胀的测量工具已经失效了。

 

2、通胀近了,调整还会远么?

对于2010年房地产市场的研判,大部分机构的展望属于乐观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挺好的。嘿嘿,大家都知道预测这东西,基本是不靠谱的事;连蒙带猜的,能够看得相对准确的,那基本是运气使然。如果不相信的同志,可以把一些机构经济学家的以前预测进行事后检验,就能明白,机构研判或经济学家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行轨迹的偏离程度和次数。经济学家本没有什么神奇的,也只是大家觉得神奇而已。

 

我们相信政府在2010年上半年就会加息。一方面是基于通胀预期形成的判断,另一方面是进出口贸易的持续恢复。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继续得以增长;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国的进出口需求重新启动;拉动经济的关键引擎,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暂且放缓了。经济的复苏,以及进出口的动能增加,使得对于楼市的倚重可以减轻了。伴随着通胀压力的急剧增加,2010上半年的加息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在2008年8月的《楼市瞭望—调整进行时》中,指出楼市反转的三个条件:通胀、银行信贷和消费者预期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对于2010年楼市的调整依然试用。首先,2010年10万亿的信贷投放是不可能再发生了,6-7万亿的投放已经是难得的事了;也就暗示着相对于2010年,信贷的适度收紧是必然的事。其次,值得关注是消费者预期,追涨杀跌一直是国内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偏好;一旦看空的氛围形成,将再现2008年的楼市萧条。最后,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通胀问题;通胀的快速上扬就在眼前。

 

摩根士丹利在12月份的报告《2010年的五个潜在意外》中,提及了五个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其中,紧缩性的调控政策出台基本是比较确定的事情;CPI在2010年超过4%属于大概率事件;类似于2008年对于楼市的打压政策,相信会在2010年陆续出台;央行加息是否先于美国还不是很确定,不过2010上半年加息预期在不断增强。相信,不少潜在的意外都会转变成现实,就这么有意思,因为这是中国特色。

 

更有意思的事情是,2009年12月《福布斯》杂志,评出当下全球七大泡沫,其中中国房地产市场位居第二,排在黄金之后。中国的地产泡沫已经世界闻名,不过国内的不少机构依然在看多市场,而且很为中国楼市很健康,根本没有泡沫。国内外机构到底谁在说谎,2010年的楼市发展会告诉我们答案。

 

通胀近了,楼市调整还会远么?2010年楼市调整的大幕正在拉开。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