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黄梅戏团的生存状况:坐着货车赶场


  民间黄梅戏团的生存状况:坐着货车赶场

  看了这个报道,心情非常沉重,非常沉重!

  我喜欢黄梅戏,那清新、质朴、优美、动人的旋律,给我带来许多欢乐和艺术的熏陶。高考头一天晚上,父亲带我去剧院看戏,我紧张迎考的心情放松,疲劳消除,我考上了大学。

  读大学时我利用假期,通过查阅文献、拜访老艺人,撰写《黄梅戏考》,得出“黄梅戏生在黄梅、长在安徽、1956年回娘家”的结论。

  我读大学时,第一次采访是王少舫、马兰、黄新德主演的《龙女》剧组,王少舫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

  工作了,太忙了,但有闲暇看央视11套戏曲节目,对黄梅戏艺术家们所付出的努力发自由衷的敬意!但戏曲节奏慢,特别是新作太少,流传全国的太少,没有超过统戏《打猪草》、《夫妻观灯》、《春香闹学》、《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目,优秀人才太少,政府及社会重视不够,我曾担心传统戏曲有失传危险。

  民间黄梅戏团也为弘扬黄梅戏艺术作出了贡献,他们的生存状况让人落泪,让人同情,祝福他们!感谢他们!

 关不住的女儿

  民间黄梅戏团的生存状况:坐着货车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