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对新方案的担忧是什么?


    民众对新方案的担忧是什么?

 

    今天,答应了深圳宝安区参加石岩医院的扩建可行性评估。

 

    在去的路上接受了广东电台“民生热线”的电话连线。主持人非常体谅我的难处,她在向听众介绍的时候说: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他昨天回答了听众有关医改的人们话题,。。。。。。今天我们邀请他来解读关于8500亿元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起到什么作用,药事费对百姓看病有什么影响,。。。。。廖厅长,你现在是否在深圳宝安解读新方案?

 

    是的,新方案牵动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大家对方案寄予非常大希望。有的听众说,方案是美好的,但是关键在于执行,执行的时候不要走样。这又是民众担忧的地方。我在回答大家的疑问的时候,我是充满信心的。因为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史以来发出的最高的动员令,也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政府投入数目和重视程度的最大的手笔!应该说没有理由做不好!

 

    群众做关心的是什么呢?最忧虑的是什么呢?我体会,百姓最关心的是新医改之后我看病要掏多少钱,而不是自负比例。因为自负比例不能反映医改的成效!水涨船高,群众没有实际上的实惠。所以,他们疑虑的是:象药事服务费之类的措施是否可以解决看病的费用问题。

 

   我今天到宝安不是解读新方案,虽然是一个偶合,参加医院的扩建可行性评估,而实际上却是在落实新方案提出的要求。医改的重要任务是解决公平性、可及性和均等化的问题。广东被人们认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是殊不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一样存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象石岩医院,表面上他是一个镇级卫生院,比国内其他卫生院可能已经很先进了,但是与深圳境内其他同级医院相比,存在很大的反差,跟东莞比也有差距,跟东部其他省份比也落后。一个数字你就可以知道差距:千人床位数不及1(全国是2.4/1000人,深圳是1点多)。全镇人口45万,仅有一间医院,没有私立医院,所以,30年的改革,给该地区带来年GDP180亿元巨额收入,却没有给该地区的医疗卫生带来实际上的改变。这就是我称之为的“石岩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

 

    “石岩现象”就是广东的一个缩影,广东就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医改要解决什么问题呢?8500亿投向哪里呢?不言而喻。

 

    最近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对8500亿元的投向作了解释。这些钱主要是构建牢固的网底,支持医保体系的建设,重点是贫困地区。虽然广东不可能从中央政府的3318亿元中获得多少,但是省政府的投入至少要参照中央政府的投向比例,甚至更多!如果按照中央/地方4:6的比例,对于贫困地区的财政来说可能抓襟见肘,无法配套。因此中央政府也好,省政府也好,要使医疗卫生真正体现起公益性,真正体现公共产品的属性,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从“石岩现象”我又看到一线曙光,在新方案的指引下,宝安区政府已经行动起来了,准备投入2.5亿扩建石岩医院,这是一个非常迅速和实际的行动。如果全省乃至全国象宝安区政府这样真心实意抓医疗卫生,我想一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梦想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在这次可行性论证会上,大家对我给予很高的希望和尊重,推选我为专家小组的组长,盛情难却,勉为其难,最后我在可行性论证小组报告的组长栏下签下我“神圣”的名字。他们戏说:这是最高级别的专家小组。 我希望如此,我希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民众期望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政府认真履行责任,真心实意抓,而不是通过“拆东墙补西墙”办法,切实让人民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