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将不再烧煤!通过对原有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从6月份开始,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发电厂每年86.1万吨的原煤消耗将由高炉、焦炉、转炉所回收的煤气、余热等替代,依靠燃煤发电的历史被改写。
不少人把发电不烧煤认作是太钢自备电厂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在这里收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事实上,作为钢铁业巨头,太钢一直以来都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并把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方式、效益增长点和竞争力,致力于建设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工厂。
据悉,仅2005年到2008年,太钢投资43.78亿元,实施了焦炉干熄焦、高炉余压发电、饱和蒸汽发电等一大批节能减排项目,全面加强节能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企业各类副产煤气资源回收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36%,余热余能回收产生的发电量占总耗电量的19%,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
同时,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等各项指标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与2000年相比,2008年太钢吨钢综合能耗从1048公斤标准煤降到564公斤标准煤,下降46%;万元产值能耗从2.7吨标准煤降到0.64吨标准煤,下降76%;吨钢耗新水从21.1吨降到3.27吨,下降85%;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从11.35公斤降到0.52公斤,下降95%;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从8.7公斤降到1.4公斤,下降84%;吨钢化学需氧量从2.5公斤降到0.036公斤,下降99%。
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依旧曙光未见的大背景下,该企业规划:2009年到2012年,将投资48亿元,完成33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废气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努力实现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把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成为新的发展方式,企业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基于这样的发展思路,太钢表示:越是金融危机,越应节能减排,企业在金融风暴的袭击下,更需要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太钢围绕节能宣传周以“推动使用节能产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的主题,主要开展以下三项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应对危机,继续推进节能项目;二是面向市场,大力开发节能产品;三是组织全员,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进行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