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退出,是“割肉止损”还是“等待机会”?
文/王易见
今天,有关谷歌退出中国的消息被传的沸沸扬扬,坦白说,谷歌离开对中国互联网及网民是好是坏,大家应该心知肚明,不过,谷歌此举暗含了什么样的心理,未来谷歌又会怎么样,备受大家关注。
标题用了两个词语来形容谷歌的这个举措,一个是“割肉止损”,一个是“等待机会”,为什么会选用这两个词,联系到当今的股市,大家应该很熟悉,在不利的情况下,只能无奈的选择割肉止损,或者是等待更好的机会。虽然在这两种情况可能存在重合,但这里很明显,从心理上讲,前者显得消极而无奈,而后者更为积极和进取,是以退为进的做法。
那么谷歌到底属于那种情况呢?谷歌在中国占有将近30%的市场,其营收将近全球总营收的10%。谷歌似乎没有必要放弃这块市场和收入,而另一方面,谷歌在中国发展,又不能不服从本土的一些规矩,处理很多出乎其意料的问题。两相对比,似乎中国市场看起来显得有些“鸡肋”了,这或许是谷歌选择退出的一个原因。
当初谷歌进军中国市场时可谓雄心勃勃,挖来了微软前任的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随着新公司的成立,李开复也四处招兵买马,后来一度形成了李开复、周韶宁、王怀南“三驾马车”的局面,随着后二人的相继离职,谷歌中国一度是由李开复独撑局面,但随着谷歌的发展壮大,开复博士的分身乏术,这种反差局面似乎不利于谷歌的发展。
谷歌接下来又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包括漏税门、输入法等事件,这里还有其他的一些冲突表现,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了。这些事件对谷歌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谷歌自身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相冲突的一种体现,当然,谷歌和李开复也都在全力的解决,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似乎又和谷歌这家公司核心价值观有所冲突,这就必然导致谷歌中国和谷歌总部之间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基于这些问题,谷歌选择退出,有可能是为了避免问题扩大化,甚至影响到其全球利益。那么谷歌究竟是以何种心态退出的呢?要知道,谷歌虽然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一些利润,但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谷歌和很多公司比如新浪、天涯、迅雷等都开展过积极的合作,这一度说明谷歌对中国市场是满怀信心的,加上3G时代即将到来,谷歌也对这块业务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谷歌是个伟大的公司,是个创新的公司,现在却面临无奈的离去,很多博友对此已经分析了不少原因,在此不便赘述。不过,对于谷歌的离去,虽然我们不知道其确切的心态和想法,但基于谷歌对互联网的巨大贡献,给网民们带来的不可忽视的价值,也更希望谷歌此次是“等待机会”,以退为进,而不是单纯的“割肉止损”,永不回头。
我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email protected]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