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8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目前已经确定七大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需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一位国家领导人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随着全球化与技术变动速度的加快,传统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发生了逆转:天赋的自然资源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不再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要素、资本富有和贫乏的界限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也变得模糊、劳动力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提高而克服了数量上的不足。这些新变化使得传统比较优势受到挑战,而真正构成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是知识与技术,所以,基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削弱的同时,寻求可持续的动态比较优势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关键,也是挑战。“十二五”时期,必须加快产业升级,使我国的制造业从简单的加工装备向现代装备业转变,延伸制造业的价值链,如开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和金融服务。
陈斌先生在天津会议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提到要抑制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势头,这个观点许多人不同意,但是他在讲话中提到了汽车工业发展引起的交通、能源、环境的矛盾冲突,却是汽车工业应该认真思考的,他指出:汽车工业发展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消费水平升级,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污染了空气,加剧了交通压力。给能源供给、道路交通、环境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009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6200万辆,与此同时,也消耗了13480万吨成品油,占全国汽柴油总产量的63.2%,比2008年消耗净增加1600万吨。按照前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每年新增汽 车消耗的成品油相当于新建一个2000万吨级炼油厂(新建一个2000万吨炼油厂需要投资200多亿元,建设周期4-5年),“十一五”规划新增的1亿吨左右的炼油能力,几乎被新增汽车消耗了。
我国城市道路总长度26.7万公里,城市道路面积48.2亿平方米,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仅12.83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8%、6.54%和0.62%,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远远比不上汽车工 业增长48%的速度,因此,许多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拥堵,行人与行车、停车争路的现象尤其严重。
2009年北京汽车尾气排放占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50%。一年之中有约四分之一的天数为污染状态。
陈斌先生指出的这三点,是汽车工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不解决好这三大问题,汽车工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然而,产销量的超越掩盖不了能力的欠缺,我们不仅在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技术、品牌运营等方面落后,还存在市场集中度低、企业生产规模小等严重问题。因此,通过产业升级,全面振兴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完成由汽车产销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成为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产业升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二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延伸,三是调整产业结构。这就涉及到加快产品创新、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快产业联合重组、加快售后市场开发。
十二五应抓好汽车产业升级
评论
编辑推荐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