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以文家大院为中心,以文家、赵家两代人的命运沉浮为线索,展现了在20世纪前半叶的大革命、大动荡之中,中国南方乡村所经历的变动与波折。在小说叙事展开的时间,这一乡村仍保持着传统的秩序,文家以其政治、经济以及宗族优势在村庄占据着支配性的影响与地位,但其中也蕴含着重重危机,小说通过内部与外部不同危机的交织,表现了这一家族以及“家族”这一共同体瓦解的过程。在内部,妻妾之间,主仆之间、父子之间充满了矛盾,小说通过对畸形儿以及乱伦关系的描述,将这一危机突出地表现了出来,在外部,不仅有赵麻子这样的无赖,而且他们也正在遭逢一个“大时代”——文家的儿女也被卷入了现代革命的洪流之中。
小说在家族史与革命史的交织中,写出了两代人的命运,其中文庆福与赵麻子作为中国传统乡村最后的绅士与无赖,颇具有典型意义,而文家两个儿子文嘉武、文嘉仕两个人的命运也代表了现代中国的不同面向,前者为革命而牺牲,后者在乡村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组织生产,也在革命被镇压后被迫流亡海外,尤其是文家的女儿仙儿,小说通过她将一个陌生的群体——“自梳女”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些女子不结婚,以结社的方式相互扶助、共同生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颇具历史与文化价值。
在艺术上,小说的结构与语言略显粗糙,但有一些描述颇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比如赵麻子盗墓的段落、翠花与文庆福偷情的段落、白老师牺牲的段落,以及自梳女的段落等,整体上仍不失为一部描述南方乡村的“小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