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给世界发“红包”


中国节,给世界发红包

20100226日 08:52:20  来源:新华网

据北京晨报报道,在刚过去的2010年春节,一个史上最大中国旅游团涌入美国纽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个千人旅游团的成员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短短10天在美消费600万美元。对此有外媒表示,春节出国挥金是中国人给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个大红包。近年来,传统春节一家团聚的含义逐渐淡化,有人认为失去传统节日的文化涵义很可惜。但是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认为,传统节日应和时代发展相符合,具有现代性

   ·中国人出国过年消费:七天刷卡一亿笔

   ·春节黄金周盘点:交通、旅游、消费全面超去年

   ·春节市场“虎虎生威” 多省市消费大幅增长

    春节是全家团聚还是出游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0年春节,仅国内接待游客数量就达到1.25亿人次。近十年来,春节旅游已成为一种潮流。春节作为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又叫守岁,维护传统文化的人士认为,全家团聚守岁本来是春节重要的文化内涵,但随着旅游风的兴起,春节实际上已经逐渐失去了这层涵义,这对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并非好事。

    不过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河则认为,节日就是应该和时代发展相符合,在农业社会,由于交通不便、通讯困难,国人又有安土重迁的思想,因此全家团聚守岁就成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在现代社会,交通、通讯等都很发达,与家人亲朋见面、互通信息和情况也越来越容易,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传统节日便衍生出另外一种涵义,即假日,也就是度假。因此,从文化意义上说,如果失去了度假的功能,现代节日的内涵显然就不完整了。另外,大批国人选择去国外过春节,也说明大家的收入提高了。

    春节成为世界节日有多远

    大批中国人春节出游,特别是出境游,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世界化似乎是一个推动。有媒体称春节离成为世界节日已越来越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接受了很多国外特别是西方节日,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一直很难走出去,即便在国内,一些传统节日的影响力也在逐渐下降,我们不禁要问: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是否更应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播?

    对此,李河认为,中国传统节日走出去,其实就是文化认同的问题,当然这个认同感是长久建立起来的,并非一夕之功。要想让春节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成为世界节日,其本质就是要实现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这是一个综合影响力的结果,并非某一项单一的影响力就能达成的,需要更加长久的时间

  富贵不仅仅体现在金钱

    中国人走出去显然是一件好事,但走出去后应该怎么做,却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认真考虑的问题。对此,李河感慨地说,出国旅游不仅仅是度假,从文化意义上说,出国旅游者往往代表本国的国民素质,是带有表演性的,而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或素质不够,出境游时所能表现的也许就只有钱了吧

    正因如此,中国人出国旅游时的各方面表现,往往会成为中国人在外国人心中的直接印象。对于国外媒体更多地关注中国旅游团的高消费和不差钱,李河说:富贵并非仅仅是金钱,还有品位、情操、精神等内涵。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个人财富、文化积累之间存在错位。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但要做到并不容易。例如一些浙江创业者可能事业非常成功,但其文化、礼仪等修养还需不断提高。”(记者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