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通讯》随笔(六)老师的期望决定学生成绩和积极性


        笔(六)

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决定着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

 

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一次来到一所普通中学进行智商测试,全班同学按时完成问卷,教授向班主任要了一份全班学生名单就回去了。

 

几天之后教授第二次来到这个学校,召开了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会,会上教授拿出了一份名单给全体教师,并告诉他们近期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升、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老师们看了看名单,有好学生,也有一般的学生,还有几个差学生。由于罗森塔尔教授是权威,人们对权威还是相信的,崇拜的,就将信将疑的收下了这个名单。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教授第三次来这个学校召开任课教师座谈会,老师们一见教授就称赞他的智商测试如何准确,希望教授扩大智商测试范围。教授从公文包中拿出上一次智商测试的卷子给老师看,并告诉老师们:测试结束后我一张卷子也没看,束之高阁。“名单是怎么出来的?”“是从全班同学名单中随意挑选出来的!”“那么为什么这些学生进步了,改变了?”罗森塔尔教授和老师们一起回顾了前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原来每位教师一看见教授名单里的孩子就面带笑容,连眼睛都放光,面部肌肉都在颤动,那种期待,那种期望溢于言表。一个老师如此,个个老师如此!一天如此,天天如此!名单里的学生个个都感觉到了每一位教师对他们的期待,学习积极性高了,受表扬多了,成绩开始上升了,教与学进入了良性循环。

 

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 

 

我们称这种效应为“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效应源于古希腊传说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教授将“皮革马利翁效应”移植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形成“罗森塔尔效应”。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有一部教学论《学籍》,其中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名句:“亲其师,信其道。

 

老师们,让孩子爱你们吧,喜欢你们吧!这样你们的功课就不再是负担了,就都变成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