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的《十月围城》和《阿凡达》记忆犹新,年底的《让子弹飞》与《非诚勿扰》却提醒一年已经告终。改革的年代,突飞猛进的年代就是这样,一切都让你始料未及,甚至连光阴都飞得比子弹快。也许姜文就是感觉到岁月不饶人,再不飞转眼就要五十了。
这一年最有意义的是单片票房持续地让人们惊喜。尤其是年中的《唐山大地震》,一举超过6.3亿。为中国电影又一次树立起了新的标杆。能否预计每一年中国电影都能这样不断超越自身,在不远的今明年创造十亿元单片的成绩?巨大的投资和观众巨大的热情在烘托着这种期待,也许中国电影再有几个超5亿元的导演,这一天的到来不是遥不可及。
往深里说,电影市场的成就还有一层意义。它是中国现代化继续飞速发展的佐证。在世界上一片唱反我们的喧嚣声中,在世界经济新的不平衡下,中国经济更加健康,更加平稳,更加持续发展,远远胜过一切雄辩。年轻的时候看过一部苏联片《一年中的九天》,讲一个所谓的绿色环保主义者不停地与一个研究核能力的科学家辩驳,但这位科学家很少激辩,他只是埋头从事研究,而把关注全部放在理想的地平线上。实验成功了,这个成功不是一般意义的科学实验成功,它已经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对于核能运用的认识。这种巨大的发现与成就,又怎么会是一般的意识形态争论所能比拟的呢!这种成就和辩方已经不在一个等级层次上了。
今天,中国正在从事的是一个东方古老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土地上创建崭新文明,超越西方文明的创新事业。这个事业是当代世界的眼光未必完全意识到的,未必真正了解的。也许,就是中国人自己也未必全部清楚它的意义。所以,中国必须埋头苦干。必须发现,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所谓西方文明才让人类生存得更美好。尽管改革与发展困难巨大,但中国的能量似乎更大,这些能量怎样激发出来又能可控地运用,并给全世界带来和平和谐的价值,正是中国的责任。毛泽东主席说过,中国应该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邓小平说不要争论姓社姓资。这两层意思叠加起来,也许就是告诉人们,今天较大的贡献就是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争,为处于发展极限的当今世界,为已经找不到出路的当代西方社会找到文明的新处方。
今天的中国正在做着两种竞赛,一是社会的加速发展,跃过危机节点达到健康的彼岸,与社会和谐失控、危机爆发彼此之间的竞赛;一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继续转变,与西方经济及社会总危机爆发导致世界市场崩毁两者之间的竞赛。不论是何者,都要求中国的建设者们加紧埋头苦干。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今天中国电影取得如此成就,应该承认就是他们埋头苦干的结果。所以,中国电影和电影市场的成就,早就超越过电影本身的意义。在电影这个影响巨大的领域,其成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其成功就是现代化的成功,其成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成功。
对于世界而言,中国有的成功他们是不服气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成功有着政府的背景,是国家不能不帮助的成功。但电影的成功,西方的海外的势力无法不服气。中国电影现在尺度很宽,意识形态色彩不浓,政府没有刻意推动,主要靠市场运转产生出巨大的利益。如果说农业的成功,教育的成功,科技的成功有政府的推手的话,电影的成功完全就是社会进步所然。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相信,中国确实在进步,中国还将进步。电影的飞速发展,意义就在于可以封住很多胡言乱语的人们的嘴巴。
中国今天诚然还有很多问题,但不进步这些问题就不能解决。电影也在推动社会的进步,电影也在为解决社会今天的问题做着自己的一份努力和贡献。像《唐山大地震》也为社会的伦理进步做着铺垫,像《第一书记》就是一部歌颂亲民的圣人的电影,宣传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像《杜拉拉升职记》则是当代人奋斗的励志电影,还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系列电影,和谐、吉祥、健康、绿色这些思想观念无不自然流露,给人尤其给孩子们带来了正面的陶冶。中国电影今天在国内传播着经济繁荣、文艺开放、观念活跃、投资踊跃的信息,在外则宣示着中国稳定、人民祥和、经济发展、领先全球的希望。是的,谁都看到中国的问题。但只要中国继续往前走,它的成就和那些诅咒中国的声音就不会在一个层面,而且远远不在一个层面。中国电影要和中国的发展一起走,并且成为中国发展的主流标识,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张名片,应该说,这就是当代所有中国电影人的荣耀与自豪。
二0一0年过得很优秀,不仅因为电影创作繁荣,不仅因为电影市场丰收,不仅因为电影公司在海外上市,也不仅因为更多的投资正在全面进入,还因为中国电影事业已经为国家在世界上争取更多的了解、支持、信任、话语权做出了上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