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行情的低迷,不仅导致新股的大量破发,而且也引发了定向增发股票的大面积破发。据统计,截止9月16日收盘,今年共有105家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其中跌破定向增发价格的就达到43只,占比41%。参与定向增发成了时下一项“冒险行动”。
但投资基金似乎并不惧怕“冒险”。尽管今年投资基金参与定向增发同样损失惨重,在基金参与的39只定向增发个股中,跌破增发价格的有20只,占比高达51%,受伤基金累计浮亏达到了3.51亿元。但投资基金参与定向增发的热情依旧。今年三季度以来已有26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募资,总募集36.58亿股,基金获配1.69亿股,占比4.62%,较去年同期提高了72.39%。为此,19日的《证券日报》称,投资基金不惧近半“破发”,参与定增规模扩大七成。
当然,对于投资基金参与定向增发的行为不应该一概否定。由于定向增发价格通常低于二级市场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定向增发比参与二级市场更划算。而且,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参与定向增发,长线获利的机会较大。但即便如此,也不排除某些投资基金参与定向增发,确实是因为不惧“破发”的缘故。毕竟对于投资基金来说,“破发”确实算不了什么,基金经理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责任,基金公司也不会因此减少管理费收入,即便“破发”,那损失也是基民的。君不见,今年上半年尽管投资基金亏损了1254亿元,但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仍然高达149.22亿元。因此,只要投资基金保持一定的规模,其管理费就会源源不断。至于投资亏损,至于定增“破发”,对于投资基金而言,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惧怕的。
也正因为投资基金不惧怕定增“破发”,不惧怕投资亏损,所以,放眼投资基金的系列投资行为,投资者不能看到投资基金一系列的大无畏行动。比如,在新股询价中,投资基金成了“基金贵族”。曾有统计显示,在新股询价环节报出最高报价的,超过半数出自投资基金的报价。又如,在股票投资的过程中,投资基金又成了“探雷高手”,一些地雷股纷纷被投资基金搂进自己的怀里,有的基金甚至成了“踩雷专业户”,几乎踩中所有的“地雷股”。不仅如此,即便是为社保基金理财,投资基金同样“大无畏”。如由博时基金、嘉实基金打理的社保108组合和社保602组合对贝因美的投资,尽管投入资金3~4亿元,但两家基金公司都没有对贝因美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导致该笔投资损失超过7000万元。如此一来,投资基金不惧怕定增“破发”,就更加不难理解了。
只是面对投资基金的不惧怕,基民们却要害怕了。投资基金不惧怕,是因为基金亏损的不是基金公司的钱,不影响基金管理费的提取。但这亏损的却是基民的钱。基民们把钱交给基金来打理,不料却被投资基金拿去亏了,而且还表现得毫无惧色,如此一来,基民们就不能不害怕了。惹不起,咱还躲不起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我们看到,从去年中期到今年中期的一年中,有1140万基金客户离基金而去。与此对应的是,尽管今年上半年共有105只新基金宣告成立,募集资金1737.61亿元,但6月底公募基金2.36万亿元的总值较去年末的2.52万亿元减少了1600亿元,新基金发行明显陷入只增基金数量,难增基金规模的困境。
因此,面对基民的离去,面对新基金发行的困境,天不怕地不怕的投资基金会不会有所惧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