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项目企业老早就存在于各个地方,随着环保常识的普及,以及人权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或正在向这些企业说不。不仅是新上这样的项目落户难,即使是已经运转多年的企业,也逐步在向人迹罕至的地方搬迁。但是,中国内陆不存在大草原、戈壁滩,搬到哪里,都有隔这样企业较近的村庄。因此,矛盾很难根本消除。
我所在的城市,原来就有这样一座农药厂。在经营多年、群众也反映多年以后,如今总算搬出了城区,选址在比较偏僻的乡村边缘。虽然离人居地有一段距离,但那浓浓的农药味却让隔得近的村民很烦恼。有一天,我在村庄走访农户时,村民们就提到了这个问题。
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对PX项目落户,群众有反映那是肯定的。这就要看老百姓的态度和意识了,如果反映时有时无,对有些政府和企业而言,他们一贯的态度可能是能拖则拖,拖一天是一天。是否有实质性的改变,得看群众反映的激烈程度。就农药厂搬迁出城的事情而言,新选的地址再要迁走,几乎没有这种可能。如果这样,事先就不会让其在此落户。那么,另一种办法则是企业采取环保措施。企业有责任事先就引进环保设备,但是,这样的投入太大。资本原本是逐利的,企业会考虑自己的成本和利润,如果成本太高,利润太少,那么企业宁可关门也不会这样做。现实表明,除了实力雄厚的企业能够做到投入数额巨大的环保资金外,一般企业不会去引进这类处理空气污染的环保设备。
以往这样的情形,PX项目的企业常常是在斗争中过日子,政府要GDP,只能帮助企业做群众工作。
这样的分析,是十分浅显的,谁都能懂,谁都知道,想遮盖几乎是没有用的。因此,政府和企业都要正视。
但是,另一种分析不是人人都能够想得到。同行的同事对我说,这种情形最怕的是被人利用。我知道,有些投机分子会择机鼓动村民闹事,然后,他们会利用某种势力找到企业敲竹杠,通过私下谈判,达到为极少数人谋利益的目的。在群众闹事的过程中,企业很快就能明白,只要能和这几个人谈妥,事情就解决了,因为余下的事情他们会为企业办到,这余下的事情,当然就不言而喻了。群众闹事越激烈,这些人的要价也就越高。为息事宁人,企业也会花费一些银子。当然,他们会都装进自己的腰包。
我附近的居民区就发生过这类事情。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曾经有一座工厂,后来搬迁了出去。前几年,一家房地产商买下了这块地。由于四周现在已经形成密集的居民区,施工方施工的时候,对居民影响很大。噪音且不谈,工程机械作业的时候,周边的房屋像经历地震一样晃动。这时,居民就提诉求了,与开发商交涉、到信访部门上访。开发商于是派人出来与居民谈判,居民户于是推选了几名代表。开始,代表和这些居民一样,亢奋激昂。可是,后来人们发现,几个代表的态度跟原来有了区别。要闹事、要上访的话依然说,见了开发商却又是另一种态度。再后来,有人发现,代表中的某人有一天在跟开发商谈基建的话题,虽然最后也没见代表的亲属有揽工程的事情,但那热乎劲却让人生疑。再后来,代表们便重复那套老把戏,激愤的话照样说,却不再去积极参与行动。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开发商的桩基工程也完了,居民户的投诉意识也淡了,事情最后不了了之。有人说,这都是代表们的功劳,开发商要感谢居民选出的这些代表。也就说说而已了,要怀疑开发商收买了代表,也就是怀疑。有人几乎肯定这里面存在猫腻,可是有什么用呢?开发商利用代表,代表们利用居民户。闹得越凶,代表们自身与开发商讨价还价的筹码越高。几个曾经闹得很凶的居民户,还受到一些不明身份之人的上门警告,他们说,早知道这样,我何苦想着去投诉?
究竟事情的真相是否如一些居民户所说,除代表和开发商外,再没有谁能知道。
网络上的新闻事件中,真正代表大家利益据理力争的代表不少。但是,败在潜规则手段下的代表也不是没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些利用矛盾,激起群体事件达到自己不可告人之目的的人,时刻都存在着。
所以,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群众,都要警惕事情的另一面。要知道,每一种民意的背后,都有可能隐藏着另一些人的阴谋。
民意背后的阴谋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