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与通货膨胀


文化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自古以来就是对抗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只是这种手段常常被普通老百姓忽略。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文化艺术品开始兴盛;当人均GDP达到8000-10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达到鼎盛时间。当前,中国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根据中央的2020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届时,人均GDP将实现翻一番,达到8000-10000美元。
  结合当前国家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以及当前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分析,今后10-15年的时间,将是中国文化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民间,“持物保值”正在以应对CPI上涨和对抗通胀的有效手段正在被普通民众接受并广为流传。据银行业资金流向监测表明,近期,有近千亿人民币的资金在向文化艺术品市场移动。2013年,将是艺术品市场的分水岭,针对全民艺术品时代的新型艺术品交易模式——新艺术银行模式在试运行了一年之后,横空出世,已成为普通民众投资交易艺术品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新艺术银行,是指像在银行存取款一样方便的艺术品投资交易业务。即客户将交易资金存入新艺术银行指定账户(银行托管),即可登录新艺术银行业务平台选择与存入金额等值的艺术品,艺术品升值时,客户可选择持有艺术品;艺术品贬值时,客户可持原艺术品到新艺术银行业务单位,经验证系统验证一致后,按原值兑换艺术品;客户在持有艺术品的过程中,可将原艺术品质押于银行的保险箱,在指定的银行进行贷款。
  由于传统艺术品市场存在“看不准、买不起、拿不住、卖不出”的现象,导致市场只在高端人群间进行交易,普通民众的艺术品消费需求被扼杀于行业壁垒。新艺术银行业务模式的建立,将会一改过去普通民众无法参与艺术品交易的困局。用著名经济学家,广东21世纪经济研究院院长马国书教授的话说:“新艺术银行给消费者了一个艺术品逆向交易的选择权,这对于不懂行的艺术品消费者来讲,无需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判断就可以放心投资。这将是艺术品交易迈向全民时代的重要标志。”